可这种事二夫人又哪敢跟女儿说,若是陈皇后知道了,再急出个什么病来,更是得不偿失,所以二夫人也只能敷衍着她,回头就往老夫人那儿使劲儿。
这次苏贵妃诞下龙凤胎,陛下专门摆宫宴庆贺,虽关于苏贵妃的封赏还没下来,但极有可能往上晋一晋位份。
如果她封了皇贵妃
这种情况下,二夫人也不敢再避重就轻,回去后就把陈皇后的话给带到了,甚至让陈家这边一定给个说法,不然她真应付不了陈皇后这边了。
二夫人这一年多做的,虽不至于说尽善尽美,也是尽量平衡陈家和坤宁宫那边了,这少不了老夫人的指点和苦口婆心,但也说明她现在是真懂事了。
她都这么说了,看来坤宁宫那边是真拖不下去了。老夫人无法,只能把几个儿子叫来商量。
如今老夫人也算心力交瘁了,为了避嫌也是为了不让自己告老就是玩笑,陈鉴告老后没多久,就回江西老家了。
如今这偌大的陈府里,除了陈平文,也就靠她撑着。
“皇后的话,你们也听见了,如果这次苏贵妃封了皇贵妃,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们应该能明白。”老夫人叹了一口气,点到即止。
陈平文摩挲着手指,半垂着眼帘,显然似乎还在想其他别的什么事。
陈平谦看看大哥和二哥,见两人都不说话,道:“皇后也是的,光逼着家里有什么用。如今这种情况,爹刚退下去没多久,大哥在内阁又没站稳,时机实在不符合啊。”
是啊,等待时机。
官场上什么都讲究等待时机,急不得,慌不得。
当初只说再图后事,可这短短一两年之间陈家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可谓是翻天覆地。以前陈首辅还在时,虽就是有这么个人在内阁,可那就不一样,陈家办什么事都是顺风顺水。
如今还是陈家有个人在内阁,境遇就完全不同了,陈家顺风顺水惯了,感到不适的何止陈平文一个人。包括陈平谦,以前在翰林院也是呼朋唤友一群人,陈鉴那么仓促退下以后,身边也冷清了许多。
人走茶凉,自古不变的道理。
现在越拖下去,时机越不对,明明苏贵妃那边什么都没做,苏家人甚至在京里就是一个笑话,泥腿子出身就因为出了个有出息的女儿,竟也在京中占了一席之地。
一家子全凭了苏贵妃一个人在宫里撑着。
可人家……偏偏就是一个人,力敌他们这一大家子人而不败,甚至有力压之势。以前陈平谦提起高家徐家,总是不屑一顾,觉得他们就是靠女人起来的,指望着裙带关系,不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