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没了周琦,还有村子里的其他人。

大年三十那天来李家买鱼的人不算少,他们回去后,又把周琦明目张胆地勾搭李文轩这事儿当笑话讲,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村子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些夫郎、婶子的一听这话,暗地里打起了小算盘。

以前他们不和李家走动,那是觉得李文轩脾气不好,魏舟又是个脑子有病的。

可是如今好了,李文轩虽然嗓门大了些,可是疼夫郎这一块儿,那可真是没得说。经常给沛哥儿买小零嘴,又听沛哥儿的话,沛哥儿叫他往东、他必然不会往西。即便是沛哥儿怀不上孩子,李文轩也不曾冷言冷语,依旧待沛哥儿好。就这,把孩子嫁给李文轩,他们是放一万个心。

更别说,李文轩人还孝顺,三天两头给江家送东西去,哎哟,他们看得那叫一个羡慕。十里八乡,像李文轩这般的哥婿,那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李家挖了鱼塘,每日大把大把的银钱往兜里钻,李文轩又跟着唢呐匠学了手艺,以后还能凭着手艺吃上饭,瞧着,是比村子里许多汉子强多了。

与其把孩子嫁到远处,不如嫁到村子里,把自家孩子嫁给李文轩,孩子能享福,他们也能沾点光,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林沛,这也没什么,反正他暂时生不下孩子,两人共伺一夫,这也成,村里的富户家不也是妻妾成群的嘛。李文轩越是舍不得休了林沛,那就证明李文轩越是疼夫郎,他们便更加放心把孩子嫁给李文轩。

于是乎,李文轩走在路上,总是会碰到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哥儿或是女娘,一个个都含羞带怯地对着他暗送秋波。

有的人还借着和魏舟交谈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探听风声。更有甚者,直接找了媒婆上门,妄图从魏舟这里下手,说服魏舟给李文轩红袖添香,娶个二房。一个人开了这个口子,其他人自是纷纷效仿,一时间,李文轩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李文轩不堪其烦,但是他那儿好办,一概冷着脸不搭理那些人就是了。

倒是难为了魏舟,要应付那些花言巧语,死马都能给说得活过来的媒婆。

这一日,家里又来了一个媒婆,媒婆挥舞着手里的小帕子,游说道:“我说舟哥儿,给轩小子再娶一个也没什么不好的。沛哥儿身子不好,再娶一个,来年为李家添两个大胖小子,含饴弄孙的,岂不是一桩美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