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芙愣道:

“他没生气?”

凤仙想起公子出门时虽然神情喜怒不辨,但带上门的动作放得极轻,应是没有生气的,于是摇头。

陶芙这才定下心,等忙完了,和凤仙走到后院。

“翠婶,要我们帮忙吗?”

厨房的柴灶里烧着大火,翠婶从一团烟雾中抬起一张泛红的笑脸道:

“用不着,你们有空可以出去转转,对面巷子右拐就有个集市,需要什么可以自己采买。”

果然还得是有银子,翠婶对她们格外好说话。

陶芙见实在帮不上忙,只好道:

“那我们出去逛逛,赶在午饭前回来。”

翠婶把手放在腰间系的围布上擦了擦,憨笑:

“去吧,这里有我。”

想着她是方嚒嚒请来的人,陶芙没多犹豫,便与凤仙一同出门了。

按照月姨娘之前告诉她的地址,两人上了一辆马车坐了半个时辰到了聚德茶馆。

茶馆两旁的漆红大柱上是丞相亲笔提的对联:

上联:赏九州翰墨华章,品茶添雅兴

下联:食四海珍馐美味,煮酒论英雄

茶馆内客流繁忙,进进出出的达官乡绅,文人雅客。陶芙和凤仙小心避让着客人,来到柜台面前,看到一个长脸长八字胡的老者,想来应该就是月姨娘的父亲了。

陶芙不确定地喊了一声:

“杜掌柜?”

老者闻言从账本中抬头向她看过来,眼神疑惑道:

“两位小娘子,有何贵干?”

“我是丞相府的陶小娘,此前托月姨娘帮忙送了些香囊过来寄卖。”

杜掌柜一听是丞相府的人,又与女儿相熟,马上热情起来:

“哦……月容跟我提过,前几日是有个伙计拿了些香囊挂在柜台后面,不知卖得如何。”

说着,往后面看了一眼,见空空如也,忙出来招呼道:

“你们先找个地方坐,小孙去了楼上招待客人,待会下来问了他才知道。”

陶芙谢过,找了处偏僻的角落与凤仙坐下。

小儿提着丈把长的茶壶给她们上了一杯茶,凤仙一双眼睛滴溜溜地乱转,不免羡慕道:

“以往都被拘在院子里,要么干活要么发呆,竟不知这外头的生活如此丰富,畅快。”

陶芙虽然控制自己没有四处乱瞟,可心中也是一样的感慨,越发坚定了自己想要干出一番大事的决心。

喝了两口茶,就见一个年轻的伙计,肩头搭一块白布,脚步生风下了楼,

与杜掌柜说了几句,便亲切地走到她们这桌来。

“你就是陶小娘吧?那些香囊前日送来,我就挂在柜台后面,不出一天就卖完了。”

说着他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不知道这行当怎么卖,一个卖了五两银子,二十五个香囊总共卖了一百二十五两,请随我过去,这就把银子交给你。”

陶芙在听到仅一日就卖完了,心里已经高兴不已,再听到一个卖了五两,与凤仙对视一眼,张大了嘴巴,她咽了咽口水,道:

“多谢师傅帮忙了,可否问下客人反馈如何?”

伙计咧嘴笑了。

“购买者年龄在十几到五十几之间,一眼看中了香囊的外观,不肖我解释功效便掏钱买了,这两日还有不少顾客来问。

“不过小娘子还是去打听打听外面的价钱,以免生意亏损。”

一个香囊的本钱大约在一两银子左右,卖五两银子的确不算多。陶芙谢过了伙计,随他取了银子,给伙计分了十两银子,剩下足足一大包银子捧在手里,两人走路都怕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