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阅卷官的责任十分的重大,他们手里的笔,会注定考生的去和留。而且,他们还要注意不能让考生们在卷纸上犯了忌讳,文章里有些不该出现的东西也不能出现,不然送到礼部去审核,发现卷纸里有离经叛道、大谈神佛诡道的东西,阅卷官和考官都要倒霉的。

故而郑小主事,哪敢敷衍,只能认认真真的看卷纸,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生怕错了半点。

夜,渐渐地深了。

此时,首场的卷纸,阅卷官们已经看完了大半,快八百份考卷,还剩下了五六十卷了。

不中用的卷纸已经早早的被剔除,堆砌成了小山。

会试三场考试,最重要的便是首场考试,故而首场的考卷十分的重要,若是阅卷官和考官都不喜欢举子的首场考卷,那么这个人后面两场便基本是报废了。

只是,每个阅卷官和考官的喜好不同,有人喜欢文章朴实无华、有人喜欢文章花团锦绣、有人喜欢文章扎实干练……

故而,有的时候还真的是看运气。

周清有些乏了,他摆了摆手出去去吃茶,而郑小主事本想也跟着去,但是想着和周清话不投机半句多,故而便忍了忍。

他有些烦闷,然后又从剩下的考卷里拿出一篇来

恰好,这张考卷,便是郁危写的。

……

屋外,周清刚刚吃了一盏茶,便有同僚过来和他谈话,“周大人,你辛苦了!”

“我有什么辛苦的,倒是你们……”周清又吃了一口茶才说,“身为阅卷官,吃苦受累,还有压力!”

甚至在会试结束后,也没什么奖励,连一个铜板都没。

这人听周清这么一说,心里也略微有些烦躁。

在文人们眼里能左右他们生死的阅卷官,哪里是那么好当的?这些卷纸,后期礼部都是要一一核查的,若是有好文章被遗落,也是要问责的。

他不由的想起了多年前的老太傅

老太傅在的时候,会亲自审阅所有的试卷,故而大多的责任老太傅也一并承担了。

那像现在,周清都快睡着了,而自己还得回去看卷纸。

……

不止他心里有埋怨,郑小主事这会心里也不爽。

他读了好几十篇文章,此时眼里全是血丝,这郁危的文章他一个字没看,心里便已经有些难受了、不舒服了。

全都是字

或许是因为心情不好,故而郑小主事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更为严厉,还带着一副批判的态度来看试卷。

所谓,看宝容易,阅卷难……

郑小主事虽然不满,但是看卷纸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

不过,只是几眼,郑小主事就坐稳了身子……

“这破题,妙啊!太妙了!”

下面的几行文字,让本来心里有些烦躁的郑小主事,此时却有些欣喜。

文章言简意赅,半个废字都没有,这文章太对他的胃口了。准确的说,t不止对他的胃口,这用词也很精妙,换做是其他人来看,怕也会和他一样感叹。

“文字写的很高明,承笔、转笔用的极其精妙,词语言简意赅,这人怕是个老儒生吧?”

“写的真的好!”

这文风他很喜欢,但是郑小主事是个负责的人,他怕因为自己喜欢文风而给出错误的评价,又拿给其他主考官看了……

“的确是好文章,既朴实又典雅,还不浮躁!”

“也不知道是哪位才子写的!”

“这文风瞧着厚实,我觉得倒是个老儒生!”

“的确是不错……”

“这文字清通,可以列入荐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