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函是杨老夫人亲自写给她的,杨老夫人询问起了种牛痘的详细经过,窦氏再回了信函后,又和王嬷嬷收拾好了行李,回了云溪县。
期间,窦氏还抽空去了一趟下河村。
“真没事!”窦氏安抚林大娘和郁中行等人说,“俗话说大难之后必有后福,阮妹妹和郁兄弟在京城内肯定会顺顺利利的!”
林大娘闻言差点落了泪。
在她的心里,温阮不止是她的儿媳妇,更像是女儿一样乖巧懂事。
作为母亲,哪里舍得孩子们拿性命去换取前途呢……
其实,她就是个自私的母亲,她希望温阮和儿子能健健康康的,这天塌下来不是还有高个子顶着吗?这两个孩子犯得着亲身去试种牛痘吗?
“我只是希望他们平平安安!”
林大娘又看着窦氏说,“你这孩子也是,你刚生下孩子没多久,你怎么能亲自来这里?”
“今年这天比往年更冷,若是冻坏了身子可怎么是好?”
窦氏也察觉了,今年的雪下的极大,路上她还瞧见了不少庄稼人愁的直抹泪,说是要是雪再大一些,来年就地就要彻底的坏了。
不过她也觉得奇怪,自己这身子在生下孩子小玉后反而更硬朗了,连带着孩子也很是结实。
从彭州府到云溪县的路上,孩子不止没受半点风寒,而且胃口还极好,每天宿便也很正常。
窦氏把这一切都归于是温阮给她熬的鸡汤好,故而身子才会如此结实。
“林婶,我没事!”窦氏道,“我这次来也是帮阮妹妹拿东西来的!”
“皇命难违,她和郁兄弟去了京城里,便不能把之前在府城里给你们买的东西带回来了!我恰好要回来祭祖,便顺路带回来了!”
“我也不是特意走这么一趟的!”
窦氏带了好几箱东西来,其中有些是温阮给家里准备的,一些是窦氏自己买的。
窦氏在下河村住了一日后,便回了云溪县。
毕竟孩子年纪还太小,她不放心。
但是林大娘瞧的出来,这窦氏虽是大家族里出来的姑娘,极其的讲规矩,但是却丝毫没有瞧不起乡下人,反而还拿吃食给孩子们。
等窦氏一走,便有人凑上来问,“林芬啊,这是京城里来的贵人吗?”
本来天气寒冷,林大娘不能去地里干活,她此时便有空和这些扯闲话了。
她说,“是彭州府来的贵人,是我家三儿媳妇的好友,特意来给我们说三儿媳妇一切安好!”
有人笑,“林芬,你张口闭口就是你家三儿媳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才是你女儿呢!”
“你家三郎如今可是举人了,你不想着给你家三郎纳个妾室啊!”
刚才还一脸笑意的林大娘顿时冷了脸,“纳什么妾?我家可养不起妾室!”
“我家三儿媳妇好着呢!”
说完,她转身就走。
林小西瞧着母亲这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对陈小花说,“娘这脾气,真好!”
前些日子,林家那边还真的来提过,说要给郁危纳妾,连姑娘都选好了,是林大元妻子羊氏娘家的女娃。
结果林大娘一听顿时就发飙了,对着林家人一顿骂,还说郁家的事,轮不到林家人来插手。
林老太爷当时就气的瞪圆了眼,差点和女儿断绝关系。
好在,林小西的父亲林二元听了她的话,没有来掺和这件事,故而林大娘对林二元还有那么一点好脸色。
“二弟妹,你脾气也好!”
陈小花笑着把放在盘里的蜜饯塞到林小西的嘴里,又道,“阮妹妹说,这是她亲手做的蜜饯,你也多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