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深深地看了一眼安陵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努力扯出一抹笑:“容儿来伺候笔墨吧。”说罢,便不再看她。

安陵容满眼忧心,却毫无办法,只能立在一旁研墨。

皇上却让苏培盛拿出了一道空白的圣旨,落笔其上,一字一句写道:“自古帝王统御天下,必以敬天法祖为首务。而敬天法祖本于至诚之心,不容一息有间。是以宵旰焦劳,无日不兢兢业业也……十三年以来,竭虑殚心,朝乾夕惕。励精政治,不惮辛勤;训诫臣工,不辞谆复。虽未能全如期望,而庶政渐已肃清……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时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皇后安佳氏毓至名门,母仪天下,当奉慈宁宫之主,若有不决之策,安佳氏有裁断之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安陵容亲眼看着皇上盖下朱印,眼泪奔腾而下。

这是遗诏。

“朕,已经和弘历说过了,要他日后务必善待你。”撰写这一道诏书似乎花光了皇上所有的力气,他靠在椅背上,轻喘着,“容儿,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皇上……”安陵容泣不成声。

皇上睁开眼,怜惜地擦去她脸上的泪,低声道:“陪朕再去乾清门高楼上看看吧。”

高楼之上,依旧是万家灯火,倒映在皇上与安陵容眼底,映照出一片星河般的璀璨。

“容儿,朕是个好皇帝吗?”皇上的声音飘忽不定,犹如一阵风、一缕烟,顷刻消散。

安陵容用力点头,眼泪迷糊了视线:“皇上勤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大清国富兵强,臣妾相信,大清一定会迎来太平盛世……”

“弘历会做到的。”皇上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摔倒在安陵容怀里,“朕累了,容儿,再替朕唱一曲吧。”

安陵容哽咽着,声声入耳:“快睡吧,好长大,长大坐马飞跑……快睡吧,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

黎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紫禁城,而皇上却永远地闭上了眼。

雍正十三年八月廿三,皇上驾崩。

第218章 。新朝

“跪”

眼前一片缟素,安陵容立于众妃之首,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眼泪似是无穷无尽一般从眼中涌出,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哭晕过去多少次,只觉得心已经悲恸到了麻木,金棺里躺着的人再也不会睁开眼睛,她恍然发觉,原来先帝在她的心里分量如此之重。

眼前一阵发黑,安陵容在一片惊呼声中再度昏厥。

鸣鞭声又一次响彻皇宫,昭示着一个旧朝代的结束、一个新朝代的开始,张廷玉携遗诏密旨扶立新皇,新旧交替之间再没有了当年九龙夺嫡的血雨腥风。

九月初三,弘历于太和殿登基为帝,众臣朝拜。

“皇上遵照先帝遗命,尊皇后娘娘您为母后皇太后,迁居慈宁宫,尊皇贵妃为圣母皇太后,迁居寿康宫。”莳萝和豆蔻都盘起了长发,说着今日颁下的旨意,“并晋封敬妃娘娘和欣妃娘娘为贵太妃、顺嫔娘娘为太妃,尊称宁嫔福嫔为太嫔、康贵人为太贵人,迁居宁寿宫。”

“大家都夸皇上仁孝呢。”紫苏笑着说道,“如今就剩下原先府邸福晋格格们的册封了。”

安陵容靠在床头慢慢喝着药,听莳萝几人絮絮叨叨说起富察书瑶等人的位分。

福晋富察书瑶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皇后,侧福晋高佳氏封为慧贵妃,乌拉那拉氏则为娴妃,格格金氏为嘉嫔、苏式为纯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