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列的是新任礼部尚书,私底下与富察家极为交好。
朝堂为立太子一事已然争吵多年,呼声此起彼伏,直到近期,众望所归皆是四阿哥弘历,皇上不免犹疑,踱步缓声说道:“本朝立太子从未按长幼之分,只看皇子是否贤能。”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站出来呼应:“启禀皇上,四阿哥自小在宫外长大,读书尚浅,臣以为,诸皇子中只有六阿哥聪敏过人,可堪太子之选。”定睛一看,此人却是包衣佐领夏威。
“皇上,六阿哥生母出身不高,幼时又曾不善言语,有此残缺,断不能担国本之重。”季河缓步出列,朗朗说道,“臣愚见,七阿哥聪慧过人,荣贵妃出身高贵,贤良淑慧,如今又得双生胎,是为吉兆,七阿哥最宜立为太子。”
“皇上,八阿哥三岁出口成诗,四岁落笔成章,此等天资绝不输于七阿哥,臣以为,八阿哥才是最佳太子人选……”
臣子纷纷出列,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面红耳赤,但无外乎就是四阿哥、七阿哥与八阿哥,其中,尤其以八阿哥弘昭的声势最大,毕竟众人都知道,宫里的熹贵妃膝下有三子,却只有弘昭是她亲生,支持七阿哥的则是以季河和安景宣为首的一派,支持四阿哥的则多是朝中老臣,至于夏威提及的六阿哥,却是无人迎合。
“启禀皇上,七阿哥与八阿哥都还年幼,怎能担此重任?诸皇子中,唯有四阿哥成年,还是四阿哥更好。”礼部尚书大声说道,打断了这一众争吵。
彼时,张廷玉也出列开口,言辞犀利尖锐:“皇上,八阿哥虽然聪敏,但主少母壮,我朝万不可出吕氏武氏之辈,否则江山危矣!况且,熹贵妃宫外修行之事惹人非议,不宜为太子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