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轻声唤她。

“女施主。”

见她回过神来,面露赧色地同他道歉,尘卿摇了摇头,朗声将那些话语转化成更为简洁易懂的短句,仔细解释与她听。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五蕴,意为积聚或和合,指的是构成众生身心现象的五种要素,即色、受、想、行、识。人之身心现象都由心所创造,世间万物无论有形无形,也都由心所呈现。因而人需培养正念,珍视和善用这颗能创造万物的心,去探索世间。”

佛堂之内,炉中香烟袅袅升起,缭绕在佛像身侧。檀香既有木的醇厚,又有花的芬芳,如同经卷中的偈语真言,包容而又深邃;又似是佛祖口中的慈悲,飘渺而神圣,能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丝宁静与安详。

微风拂过佛台,烛火摇曳忽闪。

穿着袈裟的男人犀颅玉颊,鼻如悬胆,清隽的容貌逐渐与另一人重合,举手投足间皆含有闻人策的影子。

又是这种感觉。

季书瑜心下微惊,闭上双眼。在袖子遮挡住的暗处,以长甲刺入掌心,试图用疼痛来驱逐脑海中的混乱思绪。

“《金刚经》言:‘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世间众人皆以自己所期待、追求的东西,为至美,因而惯常会为自己设立目标,去追寻心中的欲望。其实那些都不过是在五蕴的作用下,产生的欲念罢了,也就是因执著而产生的一种假象。这只会使得人愈发执迷,唯有真正放淡各种执念,无所欲求,心中的快乐方才会长久。”

尘卿抬眼瞧向身前之人,见她神情怪异,眼中透露出一丝异色,含笑试探性地出声,问道:“施主,可是有何疑惑需要贫道解答么?”

第40章 奇闻志异 初见之时,他尚且不是如眼下……

强自静下心神, 季书瑜抬首回望他,牵强地带起一抹笑,应答道:“师父讲解的十分细致。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生, 又因缘消散而灭,没有一成不变永恒存在的事物, 人需明心见性的探索这世间, 不知, 我这般理解的可对?”

长甲刺入皮肉之中的钝痛感传来,她定睛注视着眼前的面容, 不敢有丝毫的分神。

眼前之人的伪装高明若此,令人瞧不出一点儿破绽, 眼角眉梢等细节处的肌肉牵动逼真若此, 不像是寻常的易容之术。

可她无比确信, 初见之时,尘卿尚且不是如眼下这幅长相的。

那时的他虽说也能因着不凡的气质称得上一声清隽出尘,可将五官挨个拎出来挑剔,也只能评得一个中人之姿。全然不似现在这般, 红唇齿白, 肌理细腻的找不到一处毛孔,活似志异中画皮披身的男妖……

坐于对侧的尘卿未能及时察觉她的异样, 挽袖于一旁的卷堆中取出一只卷轴展开, 言道:

“施主果然颇有慧根, 此话说的不错。观夫人昨日抄写的乃是心经, 其中讲述的‘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本质也是一样的,都是引导人们看破种种欲望和感觉的虚幻性,从而破除众生对欲望的痴迷和执着。”

“妾身受教了。”季书瑜垂首应答, 长睫微敛,掩住眼底神色。

可若是他用的并非为易容之术,那么,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屋中有其他能致幻的异物在发挥作用?

她细细思忖着,若惫懒般抬手抵住额角,不着痕迹地往殿正中的香炉投去一瞥。

……会是它么。

她的话太少,反应也平静若此,无甚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