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的香客颇多,其中亦是不乏身份尊贵之人。因而客堂也建立于远离寺门的清幽之境,并将男客女客划分于东西两边的客院。

待季书瑜回到客堂之中,便见一名青衣侍女正立于桌前,拿着把小扇朝案上的药碗轻轻扇动。

见她徐步走近,侍女回过神来,忙不迭地俯身行了个礼。

她抬眸望向里间,但见里头已经放下了床帐,并无什么动静,不由得压低了音量问道:“娘还未用午食,如何这么早便歇下了?这汤药又是做什么用的?”

那侍女低着头,同样也压低了声音,回道:“回小夫人的话,主子估摸是昨日被凉风吹伤了,方才一直觉着身上发冷,因而唤了医师开了帖暖身的汤药煎煮。”

季书瑜点了点头,望着那盏尚且冒有热气的汤药,忽而间想到了什么,犹豫半晌,道:“这边有我侍奉着,劳你往珏郎君屋中走一趟,前去送碗汤药。今日我观他神情不对,应也是受凉了。”

“喏。”侍女应下,转身就要退出房门。

季书瑜又叫住了她,补充道:“待人问起,便说这是大夫人的意思,不用提我。”

那侍女面露疑惑,倒也聪明的没有多问,迈过门槛往后厨的方向去了。

……

此举并非是她好心,只是如今队伍需以闻人珏为首,他一手掌管着所有府兵,可不能轻易倒下。

一行人于外头住宿,还是有些未雨绸缪的必要性的。

也望那侍女机灵些,莫叫人轻易察觉了不对,她尚且不想为自己惹上些麻烦,徒费口舌同那玉面阎罗解释什么。

第38章 虚室生白 那人眉眼间的神情,像极了他……

霭霭停云, 濛濛时雨。

香山多阴雨,终日为朦胧青雾所笼罩,烟气叆叇下, 甚少能望见明媚晴空。

连绵烟雨滋润着青山草木,也将那枝头红枫打落, 铺满一地湿红。那些鲜红的叶儿被风吹动, 叶片舒展, 宛如流淌的红池,波涛起伏间有种说不出的灵动。

山地湿漉而泥泞, 无数的水洼宛如明珠般镶嵌于其中。许是因着阴雨日出行不便,山门外近日再无新客前来礼佛, 客堂间行走来往的亦俱是早已熟悉了的那几张面孔。

王氏正与季书瑜于窗边对坐, 二人一道赏着漫天枫雨, 一边随意闲话着家常。

中间小案上有数只银碟呈十字排开,放眼望去一片红绿相映,每道菜肴的色泽皆是十分鲜亮。

灵岩寺不仅求子灵验,其所独有的素斋样式于大江南北亦是独树一帜。例如以素料仿制荤食的“素烧鸡”、“翡翠蟹粉”、“银菜鳝丝”、“红梅虾仁”等等, 这些菜肴不仅样式新颖, 且在色香味型上皆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边上另有素糕为辅,如玫瑰牡丹、苹果细酥、蜜枣油丝等等, 入口干脆爽口, 尝来叫人齿颊生香, 回味无穷。

而素斋中又以精工细作的罗汉斋最是闻名于外。菜肴中由笋尖、竹荪、腐竹、银杏、草菇、花菇等十八道素料为原料进行烹饪, 寓意为十八阿罗汉, 饱受香客们的赞誉。

将一块鲜美的脆笋吞咽下肚,王氏惬意地轻叹出口长气,出声感叹此地果真是座宝山。不说秋景如诗如画, 田地间生长出的菜蔬亦是聆听佛音而长成,因此或多或少都沾染些许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