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左右的姑娘,一个穿绿衣,一个穿桃色襦裙,两人挽着手,一脸好奇地看着她。
见宋莘转过头来,两人脸上便露出惊艳之色,扫到下半张脸上的面纱,便彼此对望一眼,越发感到好奇。
“敢问姑娘是哪一家的?”穿绿衣的姑娘问道。
两人定定地看着宋莘,她们从下车后就一直跟在宋莘身后,先前单看背影时,她们就觉得走在前面的姑娘一定是个美人,之所以拉住她,一是因为好奇,想看看她长什么样,另外也是生了结交知心,能进这个队伍的都是官亲,身份并不低,多结交一些没什么坏处。
宋莘听她这么问,愣了一下,随后便满眼戒备地转过头去,不再理会。
不管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别的,宋莘都不想节外生枝。
两个姑娘见她不理不睬,姿态冷漠高傲,心中又是尴尬又是气恼,然而看着她旁边那个表情又几分森然的小厮,两人又不敢贸然上前去拽她,只好在后面讨论起来。
她们对宋莘的长相身份都十分好奇,安都城里达官贵人的子女她们基本都认识,就算是嫁了人的内眷,身姿这般出挑的,也不可能一点都没听说过,脸上还蒙了面纱,越是神秘,越能引发人的好奇心。
两人讨论半天,把安都城里的官家闺秀都猜了个遍,一个都对不上,又把话题转到最近结了亲的官员身上。
京中近来局势紧张,娶亲的官员是一个都没有,至于抬妾收外室的,这种人倒是什么时候都不会少。
兴许是排队过于无聊,两个姑娘说着说着,还拉了前后认识的人一起问。
宋莘耳朵并不背,听她们这么大发议论,虽说始终没猜到宋家身上,然而论到外室小妾这里,已经是不远了。
她现在是做了人的外室没错,把外室带到祭祀典礼上,这种事也就傅昭临能干的出来了,其他人都是藏着憋着,他像是生怕人不知道似的。
宋莘不知道傅昭临是怎么想的,然而害她担惊受怕被人议论的是他,要让她一点不怨,实在是难。
抬头往上看了一眼,傅昭临就站在武官前列,虽说穿的一样是檀青色朝服,可他那样高挑的身段,一眼看过去就能认出来。
似是意有所感,宋莘看上去时,傅昭临也正巧朝她这个方向望,她下意识把视线撇开,再看过去时,他已经转过头面向皇帝了。
等了一个时辰,皇家总算带着百官上了祭坛,官眷也得令可以随意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