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白瓷砖的大厅。
外面的阳光盛烈,晃得他有一点睁不开眼。
轮椅滋溜滋溜地滑出去,X不知道去哪里,只漫无目的地滑着,有时轮椅的轮子滚过不平整的道路,卡到路上的小石子,咔哒、咔哒,总是转过不去。
白花花的阳光下,X停下转动轮椅的手,他微微抬头,路旁,翡翠绿的小灌木,现在他和它们一般高。低矮的灌木,后面是一片蓝宝石的海。
海岛国家,人烟稀少,走到哪里都是海浪的呜咽与人作伴。
X看着碧蓝海面上奶油般的白浪沫,它们浮起来,升高、升高、又扑在沙滩上,死去、死去,循环往复,无休止地死去。
没有亲人、没有家、没有记忆、没有钱、没有护照、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的X,在这一个语言不通的异域他乡,带着一身残疾,一个人转着轮椅,听路旁海浪死去的声音。
、
“现在让我们回去
心理医生说:
“是什么样的燕子?”
这也是心理治疗的一个过程:折返聊天法。
人的大脑是一个十分神奇的构造,有时话到了嘴边,却忽然忘记要说什么,刚刚在书里看过的答案,考试就是写不出来。它就在脑海里,呼之欲出,却怎么也呼不出来,越是去想到底是什么,越是记不起来。
但只要过了那一个节点,聊天结束、考试结束,,忽然而然,想说的话、想写的答案,就冒出来了。
所以心理医生一般先提一个话题:燕子,然后搁置它,去聊别的,比如法语、语言单词、中文、聊X之前的经历,一段时间后,她再折回来,重提最开始的话题:燕子。
通过折返聊天法,X这次感觉梦里的燕子清晰了一些:
“是黑色的,很小,毛绒绒”
“燕子是,在飞?唱歌?还是,只是停在那儿。”心理师用缓慢的语速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