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瞧瞧崔氏,严氏深深地皱起了眉,轻咳了一声,说道:“好了!别哭了!”

这一嗓子将崔氏吓了一跳。

她立马止住了哭声,瞪圆了眼睛定定地看着自己的这位婆母:“母……母亲!”

瞧着严氏一脸严肃,崔氏心里害怕极了。

自打嫁进这个家门,崔氏就十分惧怕自己的婆母。

幸好,严氏与旁人家的主母不同,平日里深居简出,自打将侯府的管家权交给了崔氏之后,既不用她晨昏定省,也不用她伺候,荣安堂的大门更是常年紧闭。

要不是,今儿收到了她母家几个姑嫂来看她,说出这么一个对策,崔氏也不敢贸然到婆母的跟前来哭闹。

严氏冷肃的眼神扫了过去,崔氏连忙低下了头。

严氏深吸了一口气:“你当真做好了决定和离的打算?”

崔氏点了点头。

严氏道:“既然如此,那便随了你的心思。”

“随了我”

崔氏原以为婆母会劝说自个儿,然后亲自出面训斥宋萧然,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婆母竟然会说随了她的这种话。

崔氏愣愣地看着婆母。

怎么和姑嫂们教她的不一样呢?!

崔氏扭头泪眼汪汪地看向宋南絮。

她期待女儿的安慰,但,宋南絮接下来的话,却让崔氏感到一阵彻骨的心寒。

“母亲若想和离,那便去寻父亲问问可否愿意。”

崔氏是个没什么心眼儿之人,那点子心思都写在了面皮儿上,端是一眼送宋南絮便瞧出了她心中所想:“你既让已经想好了,又来麻烦祖母作甚。”

说罢,宋南絮掠过了崔氏,径直走到了严氏的身边:“祖母,我瞧着天越发冷了,前些日子,颜大夫特意叮嘱过切记莫要让您感染了风寒。”

她说着,侧目看了一眼跟随而来翠柳:“我亲手为您缝制了一个暖帽,您试试,若不合适,孙女儿再拿回去改改。”

宋南絮侧目,看了一眼翠珠。

翠珠立马上前,将宋南絮亲手缝制的暖帽递给了严氏。

李嬷嬷伺候严氏戴上了暖帽,又赶紧去拿来了铜镜让老太太瞧:“姑娘这手艺真真是极好的,咱们几个眼花手笨的老婆子制的暖帽,竟不及姑娘半分。”

严氏对着铜镜照了照,缓缓抬手,轻轻摸了摸那暖帽,自是满心满眼的欢喜:“合适,刚刚好,瞧这样式真是好看极了。”

她说着,拉过了宋南絮的手,祖孙俩热乎地说起了话来。

俩人将崔氏晾在了一边,竟是谁也没有再搭茬她要和离之事。

崔氏尴尬极了。

这会子止住了哭声,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只得坐在那里,瞧着宋南絮和老太太祖孙情深。

再想想自个儿

崔氏一阵悲从中来。

原本,和离只是她娘家姑嫂出的主意,让她试探试探宋萧然的心意,再来,哪有姑娘不和娘亲的,也要让宋南絮知道知道自个儿的重要。

可不曾想

她不尴不尬地坐在这里,倒像是一个滑稽的笑话。

崔氏看了一眼身边的刘妈妈,用力地抿了抿唇。

刘妈妈却朝她摇了摇头,凑到了她耳边轻声说道:“夫人,您可一定要沉住气,咱们武安侯府的几个姑奶奶可是说了,只要夫人能够稳住,定然会重新得到侯爷和小姐的心。”

崔氏抿了抿唇,偷眼去看宋南絮。

自个儿的女儿心思完全不在她的身上。

竟然听见母亲要和离这种话都无动于衷,这让崔氏的心里十分的难过。

崔氏想了想,重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