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农户家里。

走进院落,这家人的经济情况便看得更清楚了:屋子起的不少?,足有四间泥瓦房,可见之前也?兴旺过,但?院子里却空空落落,半点多余的陈设也?没,留下的桌椅都?是年份久远,破破烂烂的。

好几间屋子的门墙也?破损了,缺口都?是新的,像是前些日子刚刚受的打砸,还来?不及修补。

蔺南星快速地扫了两眼,便没有失礼地过多查看,跟着农户进了堂屋。

他吃食要的不多,毕竟之后去别处调查兴许还得用上借饭的幌子。

蔺南星只讨了两个馒头,想了想,又让农户杀只鸡或拿些肉给他吃。

肉和鸡的要价可比馒头高上许多,可眼前的汉子脸上却殊无喜色,他尴尬地向蔺南说明,家中?已无半点荤腥,鸡鹅家猪也?全都?卖完了。

且附近几十户人家通通都?是如此,若想吃肉,就得去远处问?地主老爷或是中?等户买。

汉子愿意代劳,蔺南星却也?并?不是真要吃这口肉,他摆摆手道:“我听闻扬州物阜民丰,这才从北边寒州一路赶来?,想在此地安家乐业,怎么你们村里中?等户和下等户连鸡都?养不起?还不如寒州。”

汉子道:“您若是在城里讨生活,那扬州确实是好地方,若你是民户……”他长叹一声,“唉……你若也?是民户,就别留在扬州……要有法子去别处,哪怕去湖州、常州安家都?好……”

蔺南星露出?夸张的表情,紧张巴巴地道:“啊!这可真不凑巧,我确实是民户,路条都?办到?扬州了……阿叔,这是怎么回事,劳烦你同我说说,那两州和扬州相隔也?不远啊,怎么就比扬州好了?”

汉子沧桑的脸上表情一言难尽,嗟叹道:“前几年我们扬州也?是好的,连着好些个丰年,家家户户鹅都?多养了两只,勤恳些的人家,还能?种上两亩芍药或是蜀冈茶,都?是我们扬州的特产,赚到?的钱比边上几州的民户多上不少?。”

他愤恨道:“可咱们扬州的那些狗官,定是见不得泥腿子过得也?好起来?了,年初时下了什么青苗法,非让我们向官府借钱买苗,收成时要多交两成利,只两多成利,咬咬牙也?不是付不起,大?不了今年扩大?些种植面积,操劳些也?能?回本……”

他的眼眶蓦然一红:“可秋后收利的时候,朝廷竟又要多收我们二分利!交不上利官府就要没收我们的田,抓我们去服役,可就算交上了利,还得要我们继续借贷……”

他说着又淌下泪来?,家里的一对儿女都?快到?适婚年龄,他本想一样要借了,干脆多借些,为儿女攒个婚嫁钱出?来?,如今却成了儿女的催命符。

汉子道:“四分的利,一年交两次,还有赋税要交……你说在扬州,这日子如何?能?过活……”

这样的事情在官场上并不少见,国家变动什么条例,受苦的大?多都?是百姓。

蔺南星见得多了,也?并?不觉得同情,他淡淡地应着汉子的话语,心里思考起了对话背后的信息

青苗法是年初时秦世贞主推的新法,民户之间几人作保就能?向官府贷钱,请夏料和秋料用做播种。

到?了收成时,官府向贷款的民户多收利二分。

这项政策遇到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是能?救济百姓,抑制地主对土地兼并?的,也?可顺带充盈国库,让经济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