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粮,必须要多多存粮才行。

生活可以凑合,可以省吃俭用,但她绝不容忍饿肚子。

她知道一旦粮食短缺,整个家庭都会受到影响。

“你打算给多少钱?”

赵云白向她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赵春花伸出一根手指头,似乎在强调自己的决心。

“一两银子?”

赵云白有些惊讶地问道。

赵春花翻了个白眼:“如果只要一两银子,我还来找你干嘛?是十两。”

她的语气坚定,显示出这件事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你要那么多粮食干啥?”

赵云白不解地问。

一斤新鲜的大米得20文钱,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够买50斤大米的。

而十两就是500斤,这可是粮铺里最好的品种了。

要是去农户那直接买,能换到的数量还会更多。

赵春花明白,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

“慢慢吃嘛,我就喜欢吃米饭。”

她微笑着解释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不喜欢吃点好的呢。

她不想过苦日子,至少要让家人吃得更好一些。

“我会尽量帮忙的。”

其实500斤也就是五大袋子米的样子。

赵云白这么一琢磨,感觉好像也没有很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

“谢谢三哥。”

赵春花轻轻地说,将手中攒下的钱递给了他。

这钱迟早都是要给他的,她只是提前一步罢了。

“虽然你现在多少能够赚点钱了,但是还是要节省一些才好。”

三哥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比如今天这样大手大脚的情况,在未来可不能再有哦。”

尽管他们花的每一分钱最后都会回到家里,但作为哥哥,他始终关心着妹妹的生活质量与储蓄情况。

赵春花点点头表示同意。

至于实际能不能真正做到节约,那就要等到以后再说了。

或许随着时间流逝,习惯自然

会形成吧。

待到送走赵家一行人后,原本热闹非凡的小院瞬间恢复了往日那份宁静。

这时赵春花急忙开始收拾起摆放在外头晒太阳的粮食,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搬进屋内专门存放物品的仓库中。

毕竟此时正值夏季,气温很高,若长时间暴露在外。

第124章做鞋

很容易发霉变质;于是便选择了白天拿出去透风晾晒,晚上再收回屋里储存起来的办法。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最要紧的任务便是准备过冬所需用作取暖材料的柴火。

除此之外,小院中的各种蔬菜也已经成熟待收。

除了自家田里所种之物外,赵春花时不时还会悄悄藏匿些于储藏室之内。

每当冬季来临之际,她总是无比怀念这份难得的新鲜绿意。

有人也许会说她的那些小小特权没多大用途?

然而事实证明,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发挥了不小的辅助作用。

夜幕降临之后,当坐在桌旁思考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存粮问题时,赵春花依旧感到非常苦恼。

当前租给别人耕种的一部分田以及好友舒宴犹家分得的部分土地无需上交赋税;

相比之下,自己这边仅有的两亩稻田和一亩旱田享受免税待遇,而剩下另外三片面积相近之地则仍需按要求缴纳相应的税金。

亲眼目睹过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变化之后,赵春花愈发坚定了将来要更加重视儿子学习的决心。

倘若兄弟能够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