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衡领命道,“臣遵旨!”

元和帝朝着身后龙椅上的软垫上轻轻一靠,浅眯着眸子,静静养神道,“最近这半年,京城不太平,先是一个萧家,现在又是魏家,看来是我大梁近百年来过的太过安逸,有些人开始按耐不住了。”

说到这里,元和帝掀了下眼皮,看向赵衡,“阿衡,你是朕最信任的孩子,朕现在年纪大了,很多时候都有些力不从心,你可以替朕盯着,发现有任何异动,只管放手去做,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赵衡掀起衣摆,朝着元和帝深深一跪拜,“臣,遵旨!”

第75章 各有心事

看见赵衡就这样直挺挺的跪在硬邦邦的地上,元和帝心疼道。

“你这孩子,就是规矩多,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在殿中无他人时,你可像年少时那般在朕面前放松行事,阿衡,你就是生错了府邸,很多时候朕都觉得,你应该生在朕的皇宫里,当朕真正的儿子。”

赵衡由宫人搀扶起,道:“皇伯父的疼爱之心,阿衡心中铭记,况且,阿衡自幼生活在宫中,得皇伯父亲自教导,说句直白点的话,同您相处,跟父子相处也没什么区别了。”

元和帝似是十分喜欢赵衡这么说,爽朗的笑出声:“哈哈哈!好孩子,你既将皇伯父视为父亲,那就该常常入宫探望朕才是;还有,别让自己太劳累,朕看了心疼。”

赵衡莞尔一笑,心间萦绕的暖暖温情,也将他眉眼间捎带的寒意吹散了不少。

伺候在元和帝身边的内侍大总管齐富望见这一幕,也乐的说两句好听的话,哄这两位主子开心。

“世子殿下有所不知,您这段时间没入宫,皇上时常问呢,眼下已然立春,皇上已经定下去行宫鹿台山的日子,届时,还是要世子陪着皇上一同去才好。”

赵衡神色飞快闪过一抹犹豫,但是在抬眸看向元和帝时,神情间皆是喜色,“皇伯父喜爱与民同乐,每年春天,都会到行宫与当地庄子里的农户一起下地插秧,阿衡陪在皇伯父的身边受益良多;只是今年,只让阿衡一人陪着,是不是人太少了?”

赵衡声音一停,试探着,“皇伯父的两位皇子早已成年,阿衡早就听说,两位皇子对于行宫之行,一直以来都是十分憧憬的,不知今年皇伯父……”

元和帝脸上的笑容在赵衡的脸上停留片刻,直接道:“朕离开京城,京中需要皇子留守,今年还是同往常一般,朕就带着你和永安一起去吧。”

只带永安公主和他?

赵衡虽应下,心却稍稍闷了一下。

只因他知道,待鹿台山行宫的名额传出去,又会像往年一样,从宫里流出不少流言蜚语。

元和帝盯着赵衡的神情,毕竟是从小就养在身边的孩子,他的一眉一眼间些许的变化,都休想瞒得住元和帝。

元和帝能瞧得出,这个孩子是有心事了,只怕这心事,多少还跟他这位皇伯父有些关系。

元和帝隐约猜到些,但还是不忍让那些坏心情来打扰他们,故意扯开话题,“你父王最近身体可好?”

赵衡神色淡淡,回话:“跟往常一样,龙精虎猛,精力非常,就连太医院的太医都说,照父王这架势,活个百十来岁都有可能。”

听出赵衡语气中的打趣儿,元和帝哈哈笑出声,“你这孩子,若被你父王听见你这么说他,怕是又少不了一顿鞭子了。”

赵衡依旧语气淡淡,“反正从小到大,他也没少打我,书房里的马鞭,都是成排挂着的。”

元和帝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妥,赶忙找补,“阿衡,你父王是从小就被骄纵坏的性格,你莫要与他一般见识,回头朕会下旨说他,你们父子之间,还是不要闹的太僵才好。”

赵衡猛然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