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就是一跺脚,转身气咻咻的离开。
第261章 苗家
翌日一大早
萧柔就被常文芳和秦修仪叫起来去参加君民同乐的播种插秧。
元和帝是为重视农耕的帝王,自登基以来,几乎每年都会亲自下地,与鹿台山下的百姓一起体会农忙时乐。
也多亏这位帝王的以身作则,这些年上行下效,地方州府官员都将百姓的口粮看的极为重要。
也正因如此,哪怕是遇见大灾之年,大梁也少有百姓会饿死。
这种现象,历朝历代的君王,少有办到。
萧柔一行人虽也下山体会农乐,但却并未与大波人扎堆在一起。
她和常文芳几人穿着方便简单,在学着当地百姓们插了一会儿秧苗后,就随意找了一片树荫坐下休憩。
常文芳性格活泼,只要不是在京城府邸里学规矩,让她做什么,她都是开心的。
眼见着她在坐了一会儿后,就又盯上不远处小水沟里的各种泥螺,萧柔叮嘱常家的下人赶紧跟上去伺候,莫让这小祖宗在水沟里滚一身泥回来才好。
相较于常文芳如脱缰的小野马般四处玩闹,今日的秦修仪倒是要显得安静许多。
萧柔看出她眉眼间的愁色,关心的问道:“修仪愁眉不展,可是遇见了难事?”
秦修仪现在已经将萧柔视为可信的好姐妹,对她自是知无不言,“听父亲说,陶伯伯已经有好些时日没有来信,也不知西北大营那边情况如何了?”
萧柔看着眼前明明清瘦,却愿意扛起身上责任的小姑娘,怜爱的摸了摸她的头。
“这事急不得,西北距离京城毕竟路程不短,传递书信也不会有多方便,咱们再等些时日再说吧。”
秦修仪抬起头,难掩焦急之色,“姐姐是个明白人,应该知道现在对西北大营而言,已经没有多少时间。”
“西北军每天都有人失踪,这个消息不可能被一直压住,若有一日,此事在军营里传开,只会引来军心不稳;届时,如果北戎铁骑南下,我西北军危矣。”
说着,秦修仪就抓紧了萧柔的手,“姐姐,你比我聪明,你帮我想想办法,如何才能化解此等危局;姐姐有所不知,若西北大营出事,我父亲恐会再上战场。”
秦修仪垂下头,眼中尽是惶惶不安,“父亲的身体,已经比不得当年,虽说这些年在京中经过调养,已经好了不少,但年轻时累积下来的伤痛,怎么可能会在一朝一夕内痊愈?”
“我不希望西北大营出事,更不想眼看着父亲再度披挂上阵,狼烟再度燃起。”
萧柔看着忧心忡忡的秦修仪,感慨着:“秦大将军高义,是我等心生敬佩的英雄,我大梁的北方之所以能安定至今,全是仰赖秦家人一代代的付出与奉献。”
“所以修仪,在西北大营这件事情上,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帮你。”
萧柔说着,就轻叹一声,“只是现在,你再着急也是无用,我说过,西北大营里出了不可说的乱子,想要将这乱子彻底铲除,唯有找到源头,才能平息。”
秦修仪反应极快,立刻睁圆了眼睛看向萧柔,“柔姐姐是不是已然知道了什么?”
萧柔为了能让这小姑娘安心,稍稍透露道:“你放心,此次鹿台山一行,你我皆会有所收获。”
“兴许,我们能将那颗毒瘤彻底拔除,如此的话,西北大营的危局,也能迎刃而解。”
秦修仪见萧柔说的隐晦,就知道自己不方便追问。
小姑娘拍着胸口立誓道:“姐姐有任何事只管吩咐我去做,为了西北军,我秦修仪愿意鞍前马后为姐姐效力。”
萧柔看着一本正经向自己起誓的秦修仪,刚笑出声,就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