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一个大迈步, 猛地跨入“看到色彩”的音乐世界当中。

而神奇的是,这种色彩的、绘画性的混搭, 也没有什么跑错地方的突兀, 从头到尾、大摇大摆地统治了整首曲目结构。

不同于贝多芬的《命运》和《英雄》, 在这里压根听不到庞大管弦乐队的宏大音响, 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激情。

有的只是轻柔、奇异、暗哑的声响。

在近乎神秘迷离的氛围中,有加了弱音器的雄伟长号、有高亢的小号、有尖声的木管乐, 有大提琴抢了小提琴的工作,有中提琴跑去了低音区,有被蒙了起来的定音鼓和大鼓,有像是从遥远不可及之处传来隆隆声的手鼓……

这样配备的管弦器乐,还同时闪烁着千百种色彩光条,不停刺激着人的感官。

癫狂、迷离、抽象、怪诞。

经常会被人戏称为是在“召唤古神”,并且,日常怀疑作曲家的精神状态。

但正如曲目的标题《普罗米修斯:火之诗》一样,作曲家赋予曲目中的种种冒险性、无调性、不协和,以及和传统音乐演奏方式完全不同的、莫名其妙的声光色彩,就如同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一般胆大妄为、叛逆、极具反抗精神。

一般人哪怕很难理解这种超前的伟大之处……

可当乔恩点开这支曲目,并试着链接自己所能链接的一切“设备”时,爱丽丝就掉进了兔子洞!

曾经跳动活泼的音符也染上了光怪陆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