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帮这么大忙,掏点钱感谢感谢应该的。

“丫蛋儿,爷没给你买礼物,你自己拿钱买。”

顾东赶紧往回推,“李伯,别。”

“你快收着,给孩子的。”

两人撕吧半天,最后还是塞进了丫蛋儿的口袋里。

孟月仙听顾东偷偷说了李海给丫蛋儿塞钱,就让顾东去买瓶好酒,又买了两包好烟回来。

等饭菜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现在兜里有钱,饭菜也做得丰盛,全挑着丫蛋儿爱吃的菜,糖醋排骨,锅包肉,拔丝地瓜,蛋黄焗南瓜,老虎菜,地三鲜。

李海可算是开了眼,这家庭看着住在这棚户区,吃喝可一点不含糊。

丫蛋儿吃了几口就着急吃蛋糕,红梅赶紧拿出奶油蛋糕,插上蜡烛,一家人唱的跑调生日歌,让丫蛋儿高兴得不行。

等丫蛋儿下桌去房间里头拆玩具,大人们这才举杯开吃。

“李大哥,别客气,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来找我。”

李海有些踌躇该不该开口,酝酿了半天,这才放下筷子。

“妹子,我还真有点问题。”

第44章 说这话不就是埋汰我呢

“你们在这搞服装,有没有门路?我想多进点货。”

“在这卖还是?”

“不是,我要运去俄国。”

孟月仙脑内轰鸣,突然想起上辈子她恰巧见证过别人一家老小的崛起。

八九十年代,俄国解体后,经济面临困境,物资匮乏,而华国在改革开放后轻工业发展迅速。

面对巨大的商机,本国商人通过往返贸易获得可观的收入。

孟月仙动心了。

这半个多月迅速积累的原始资金瞬间有了方向,她不准备买房了。

“李哥,你有门路出国?”

“有倒是有,但是价格很高,说实话,我也没去过,也不清楚能不能成。”

李海没骗人,他确实花了不少钱在这个亲戚身上。

说是走通关节的费用,其实就是变向收取的好处费。

这也情有可原,要不是李海老娘在人家困难的时候帮人一把,就是花钱人家都不会带。

孟月仙也跟着放下筷子,正色说道。

“李大哥,我也直说,我能找到好货,价格也能压到最低,而且那边真打通局面,我这边都可以走货运,就不用人来带货。”

李海觉得孟月仙的设想简直骇人,就她?一个女人?倒像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妹子,不是我跟你泼冷水,你可能不懂,这出国做买卖可跟国内不一样。”

具体不一样在哪,这还是李海的亲戚告诉给他的,他又转述给孟月仙。

目前来往两国的倒爷都是靠人来背货出入境,铁路海运自然省事,可没有谁跨得过运输这个难题。

这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贸易渠道和物流能力,而具备这些能力的人,自然不屑于关注倒爷们的小打小闹。

孟月仙仔细听了听,倒是跟上辈子听人说的大差不差。

此刻,正处于俄国动荡刚刚平息,各方势力庞杂,可越乱的时候就是越挣钱的时候。

她知道,错过了这一次,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李大哥,我明白了,但是我也知道啥叫机遇难得,说实话,我也听说不少人在那边发了财,货我帮你找,我就是想让我儿子儿媳得个机会,深市有我给你们稳固后方,进货省事省力,双赢。”

李海也是个做生意的,只不过一直在满市做的是收粮卖粮的买卖,手里头也攒了几个钱,儿子都有了工作相继结婚。

他想趁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