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厂?”李庆安惊讶。

“对,办厂!”孟月仙眼睛亮晶晶,“要不聊聊你淘汰下来的机器?”

孔瑶坐在角落里依然涂剩下的指头,孟月仙跟李庆安相对而坐,拿着手里的单子翻来倒去讨论激烈。

“我这的机器倒是都能用上,但是你也缺不少机器,充绒机、分毛机都得有,你要是纯用人工当我没说。”

“该用的机器你都帮我规划一下,我相信你的专业能力。”

李庆安不太放心说道,“可技术人员你怎么打算的?”

“顾东他们两口子在工厂干过,找一些工友北上先教一教,带一带,厂子不大,应该也搞得来。”孟月仙在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李庆安还是泼了冷水。

“如果工人能力差,整条生产线运作慢,你的成本就会激增。”

对于深市最早开放的城市来说,效率就是金钱,什么都批量化、机器化,不缺人才,可小地方开厂,困难重重,还有运输也是问题。

孟月仙觉得这是发达城市的偏见。

“其实小地方的人反而更珍惜这份工作,北方现在正值下岗潮,人手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李庆安只想提醒,不在此事上多言。

“机器设备、人工、场地、进货渠道,现在剩下进货渠道这个问题。”

“布料有涤纶塔夫绸,耐磨成本低,还有一种是进口面料,尼龙面料,更为轻薄,但是成本高,内里用棉布或者涤纶,拉链用雪花牌,虽然成本高些,但是耐用……”

李庆安一边写,一边讲解,早期他生产过一小批羽绒服,销量不好,把这条生产线早早砍下。

“那你的旧机器就先别急着处理,都卖给我,我再那边选好场地,你再帮我发车皮,如果能给一个两个老员工帮我带带人,我就感激不尽。”

孟月仙的算盘珠子都嘣到了李庆安的脸上。

“孟姐,要不你把我都带走?”

孟月仙眼睛一亮,“要不你就跟我去一趟,多少辛苦费,我都给。”

本是李庆安的调侃,却让孟月仙紧追不舍。

“我自己的厂还顾不过来……”

“你还不是有副厂长,要不副厂长借我,其实我觉得你跟我去一趟最好,后期出货,您也可以采购我们的羽绒服外销,渠道也不用告诉我们,我们就负责生产。”

李庆安心动了,他主要做出口,他在冬装这块并没有涉足,因为局限性,扩大经营并不划算,如果孟月仙的厂子开起来,那他不用花费时间精力单开一条生产线,品类还可以全部覆盖,可选性又多了一种,也更加有竞争力。

见李庆安陷入沉思,孟月仙并不催促,她看着手里的单子算着光设备这一块就要十几万。

还是李庆安有些淘汰的机器省了不少。

但是能省点是点。

顾东两口子在俄国挣得钱开厂是够了,回收站的收益中的十万拿给他们,流动资金也算充足。

“什么时候走?”李庆安考虑一番,还是决定跟孟月仙一起北上开厂。

未来,他们可是合作伙伴关系。

孟月仙丝毫不意外李庆安的决定,“等我的连锁店稳定下来。”

“什么店?”

“饺子店。”

李庆安颇为意外,“你这怎么还开上饺子店了?”

之前老街开业,李庆安不知情,更不可能知道食堂过后开连锁店。

孟月仙眨眨眼,“哪天去店里吃饺子,我请客。”

孔瑶伸着指甲油未干的十个指头,夸张地在空中摆动,“梦姐姐,厉害的呀~”

“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孟月仙笑呵呵看着孔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