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同门的大作:

“甲卯年,木克土;五七之际水为主。”

啊,这应该是殷忠参照《石苞室》做的谶纬。按先秦五德终始的学说,大汉绍续暴秦之后,当为土德;而木(穆)恰恰克土,可见穆姓方士居心叵测,将造大逆。穆祺之“祺”又假通“淇”,所以“五七之际水为主”,暗指穆祺野心勃勃,也是非常凌厉、非常狠辣的攻势当然啦,姓穆的本人可能看不懂这样复杂的谶纬,但王某应该是一望而知,必当战栗恐惧不胜吧?

吕步舒隔空想象了一番王某人畏惧惊骇的神色,只觉喜悦快意,莫可名状。他顺手又翻开了下一张白纸:

【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吕步舒:??

吕步舒愣了片刻,迅速反应了过来,意识到这应当是方士被喷急眼了,同样写传单贴文告,引用荀子的话来反击儒生。当然,这点小小的反击其实也无关紧要;毕竟不管怎么来讲,对喷的兵力都是十人对一人,优势在我

他顺手抽出了那张白纸,却见纸张的下半部分居然不再是文字,而换成了线条勾勒的人形:

帽子歪斜、颓唐不振、惺惺作态,佯装圣人之姿的“子张氏贱儒”!

洋洋自得、装模作样、挺胸贴肚、故做高深的“子夏氏贱儒”!

性情肮脏、怕苦怕累、大吃大喝、毫无节制的“子游氏贱儒”!

寥寥几笔,灵活生动,惟妙惟肖的刻画出了各种“贱儒”的丑态百出;线条清晰流畅,笔触夸张灵活,看一眼就能令人印象深刻,永志不忘。

吕步舒有点懵住了。

当然,他的懵逼不仅仅是因为是因为此画像之精妙生动,杀伤巨大;更是因为对手反应的莫名其妙传单是要大规模抄写来扩散影响力的,不是小规模传颂靠质量取胜的;你抄写一段《荀子》上去可以理解,额外画一幅画又是什么意思?

画一张画的功夫可以抄写二十份文字还不止,以一敌二十,那就是描绘得再精细漂亮,又能有个屁用?

这人脑子有问题吧?!

当对方蠢得恰到好处时,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不是蓄意的。吕步舒茫然翻动白纸,实在搞不明白方士们怎么会想出这种脑子撞墙的主意就算他们真花重金找到了最可靠最熟练的画匠,一天之内也最多只能画几百张传单;一天几百张传单,那简直只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朵浪花,根本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或许是看这位郎君翻动白纸的时间实在太长,善于寻觅机会的小孩哥及时插话了:

“郎君很喜欢这种有画的纸吗?我这里还有呢!”

吕步舒:“什么?”

小孩哥一把拉开身上背着的褡裢,从里面抓出了一大叠白纸,哗啦啦当着吕步舒的面翻动,每张上面都是如出一辙的画像,线条精细无二:

“这是我今天领到的量。”小孩哥告诉他:“发给我纸的那位先生说了,只要我领一张那什么‘木克土’的纸,他们就给我发十张有画的纸真的很划算呢!”

在儒生紧急组织兵力围剿方士时,穆祺设法约见了京中诸子百家的各位名流,于上林苑展示了近日双方骂战的成果。

虽然孝景之后,儒风炽盛,各派渐次衰微,已有不振之势;但毕竟是多年积累,流布甚广,终究也还有一点印记,只不过声名大多不显而已。穆祺还是通过上林苑宦官的渠道,费尽周折才凑齐了人数。

作为昔日儒家的手下败将,渐次凋零的昨日黄花,百家的遗老们都是领过儒生大教的,单单看一眼童谣传单,就知道又是往日以多欺少、群聚攻击的舆论手段。这样的手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