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折煞老奴了!这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快快进府!”
崔英自小便跟随崔青颐的父亲,自从父亲奉命镇守边关后,他被留下看顾好两个小主子,管理着这座府邸。
崔青颐一路走来,整个府内处处透露着干净整洁。
“崔叔,这些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都是老奴应该做的。”崔管家看着面前的小主子,眼眶有些湿润,“如果将军能看着姑娘长大就好了,姑娘现在出落的如此标致,将军见了一定很欣慰。”
“崔叔,阿爷奉命守边疆,亦是保护我大宣的子民,我从未怪过他,这是他的责任。”崔青颐虽然时常惦念阿爷,但从来没有怨过他。
说话间,来到棠梨居,她从前居住的院落。
“柒柒,还住棠梨居可好?”崔明舟侧头看她。
“好,棠梨居也是我自小住惯的。”
棠梨居内种植了大片的海棠树和梨树。
如今,正值花开的季节,粉色娇嫩的海棠花和洁白无瑕的梨花交相辉映,微风拂过,片片花瓣飘落,鼻尖传来阵阵花香。
“姑娘,棠梨居全部打扫了一遍,若有什么添置的给我说。”
“好,崔叔,你去忙吧!”
崔明舟坐下,详细询问了这一路所发生的事。
崔青颐捡着一些见闻说了几样,最后提起密林里发生的事。
崔明舟歪头想了想,没听说哪个京官出京办差。
思索片刻,他一拍额,“是了,唯有刑部侍郎萧砚川前几日奉命去云中查一桩旧案,难道是他?”
崔青颐摇摇头,表示不知,心里默念着他的名字,“可是兰陵萧氏?”
“非也,他连萧氏旁支也算不上,只听闻其父母早亡,后由叔叔养了几年,婶婶不愿意多舔一副碗筷,便将他赶了出去,任他自生自灭,后来还是青山书院的余夫子将他收入门下教养长大。
三年前四月中旬的殿试,萧砚川因长相俊美被圣上亲选为探花使,又因一篇刑狱文章写的极好,便被派去做了刑部郎中。他果然不负圣恩,短短三年成绩斐然,接连破了多个要案和旧案。圣人也赞他是把刑狱的好苗子,半年前才破格擢升至侍郎。
此人杀伐决断,刑狱手段了得,也从不主动与人交好,他背后无家族依靠,只能忠于圣上,做圣上手里的一把刀。”
崔青颐静静听着,不发一言,想不到此人还有如此惨的遭遇。
她是三年前过了上元节后随祖父母离开的,所以她也并不认识那年的探花郎,可能听过便忘了。
“妹妹,你不会看上他了吧?虽然他是长相俊美,但陛下召你回京是有意让你嫁给太子,你也清楚此事。即使我内心并不愿意让你入那深宫,但倘若圣旨来了我们也不能抗旨不是?”崔明舟心里忽然升起一股不安来,妹妹一向有主意。
“阿兄,没有,你放心,我心里明白。”她拍拍兄长的手。
“即使不嫁给太子,这萧砚川也不是良配,首先便是家世,门不当户不对,父亲也不会同意。其次便是他这个人,性子偏冷,话也少,怕不是个会嘘寒问暖之人。”
崔青颐有些无语,她不过问了一句,兄长竟说了一车轱辘话。
“阿兄,你也年方十九了,何时能给我找个嫂嫂?”她岔开话题。
“我这说你呢,你怎么说起我来了?”他刚毅的脸上浮现一丝红晕。
第3章 进宫
崔明舟和崔青颐用完晚膳,带她来到祠堂。
崔青颐给阿娘上了炷香,跪下磕了三个头。
想起早逝的阿娘,泪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坠入衣襟里。
当年阿娘生下她后,身体便有些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