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女儿、双儿生的多,本还以?为要赔上不少嫁妆,但自从王府招工以?来,他们日日和儿子一同去?上工,一家?子合起?来一日能赚差不多两百文呢。”
学子们中有家?庭阔绰的,也有出身一般的,自是懂些经济,知道一家?子种田一年很少有结余,不由得惊讶:“那?夏收之?前若是一直有活儿的话,岂不是短短三个?月就能收入差不多十两银子?”
“可不是嘛。”老太太骄傲道:“田租收的少,家?家?只要不偷懒就都能填饱肚子,家?里有余粮,再加上做工,一年下来有不少结余呢。我家?生的女儿和双儿多,就是大旱饥荒也舍不得扔,先前还被人嘲笑愚蠢,但现?在谁不羡慕我家?,都说以?后要多生些孩子,有女儿和双儿也不送人或丢弃了,要好好养大,送进?学堂识字,将来竞聘王府的宫官或者为王府做工,好好赚些银钱呢。”
学子们没想到安县竟是这样的模式,都有些愣住了。
侯村长瞧他们神色怔愣,以?为他们还在顾虑晋县之?事,出言安慰并解释道:“先生们别担心晋县的百姓会对?付王妃,先前王家?的女婿钱富钱村长知道安县的情?况后,就带着家?人、朋友从晋县移居到安县,晋县的许多百姓在晋县地主?豪绅以?及官员们的盘剥下,日子艰难,过不下去?,也跟着他们过来定居了。只是后来晋县的地主?豪绅们见人口流失,地无人佃租,就和晋县官员们打了招呼,不再给百姓们办理户籍迁出手续,晋县百姓们才停了过来。若把王妃即将掌管晋县,且晋县也会走安县模式的消息公布给百姓们知道,他们自然会双手支持。说到底王家?诬陷王妃、糊弄佃户,不过是怕王妃得了人心,他们强占的田保不住罢了。”
谁知道他们王妃心更大,被惹毛了之?后,不止让那些地主豪绅吐出强占的官田,还要把他们手中的田也强制收了来。
侯村长有些拿不准这个?,他问道:“王妃,把他们手中原有的田强收下来,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他道:“晋县人多,除了地主?豪绅,还有许多普通百姓家?庭甚至是小商户,手里有田产,就怕他们会多想?。”
夏枢对?侯村长的问题很满意,他其实也在顾虑这个。官府里的记录乱七八糟,现?在也摸不清哪些人强占了官田,他也无法确定强制收哪些人的田,标准如何定。他先前也想?了一些法子,但总觉得还不够。他看向眼前的学子们:“你们有何想?法?”
他道:“本宫打算一户人均十亩田以下的人家就不必强收其田产了,但人均超过十亩的,按人头来算,一家?每人十亩田,多出来的部分就没收,然后给出减免几年田租的补偿。”
学子们计算了一下一个?县城的田租收入以?及招工投入,越计算越发现?好处都让百姓们得了,这王府其实没什么赚头。怪不得王府如此?简陋,精致度连竹山书院的一个?小院子都不如。
然而就是这样的窘境,王爷和王妃也没犹豫,全力帮助定南郡。他们虽然听顾达夸王爷厚爱底层百姓,但没想?到王妃也是如此?。而更没想?到王妃竟然如此?大胆,敢拿整个?晋县磨刀。但既然王妃决定如此?,他们这些受恩惠的也只会支持,毕竟他们就是王妃厚待百姓的受益者。
至于如何定标准,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复杂了,更别提还要提防有田产的小商户和富农们心思浮动、还要解决晋县那?些必定会联合起?来的地主?豪绅们,更是难上加难。
众学子垂着头沉思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徐寿开的口,他似乎已想?出了办法,躬身朝夏枢请命道:“王妃,学生请求接下晋县任务。”
夏枢也想?知道他的能耐,打量了几眼,见他一派坦荡从容、胸有成竹的模样,略微想?了想?,便直接拍板,朝王衍道:“王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