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并不是一曲单纯的解放军颂歌。

甚至于,影片的主角赵蒙生一开场还是一个反面角色,他是一名高干子弟,借助母亲的关系,他从某部宣传处干事,下放到了某部九连任副指导员。

他来这里的目的可不单纯。

他想要通过下基层,转而调回城市,从而达到曲线调动的目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这个时候,对越反击战开始了,战士们要上战场了,上战场就意味着流血,意味着牺牲,此刻的赵蒙生萌生了退意。

他想要当最为战士们所不齿的逃兵……

……

影片中,不仅有朴实英勇的梁三喜,还有血气方刚的靳开来,有许许多多我们可爱英勇的战士们,当然也有极个别像赵蒙生这样的,在和平年代,就开始养尊处优,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一心就想着享福,却忘了根本。

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几乎没有一部战争片能够做到像《高山下的花环》那样,可以讲到人性,而且讲得那么的透彻。

片中没有大场面,没有特效,没有英雄,也没有情节跌宕起伏,完全称不上是一部战争大作。

一切都是那么的普通。

从名字开始,就是普普通通,如果没有有所了解,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里面的人物,也是那么的普通。

爱发“牢骚”的排长靳开来,总是谦让指导员的九连连长粱三喜,还有那个爱好摄影,因为不想下农村插队所以才参军的高干子弟赵蒙生。

在他们踏入战场之后,不仅没有什么光环加持,甚至没有一些什么特别突出的神勇战绩。

普通,但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