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成任务,七连在连长伍千里的带领下,慷慨奔赴咽喉之处,炸毁水门桥阻击敌军。

炸毁水门桥事关全局胜负,第七穿插连必须不惜一切代价!

三炸水门桥。

第七穿插连拼尽了一切。

七连战士成为了大银幕上的焦点。

酷烈的战火呈现了极度的残酷,燃烧弹带来令人窒息的燃烧,火焰喷射器的烈焰吞噬了战士的身体,炮火将血肉之躯瞬间撕裂,英雄与坦克在爆炸中同归于尽,成为冰雕的千里在燃烧中融化了弟弟……

影片营造了真实的战场环境,还原了战争的冷酷无情,让观众不禁为之揪心,为之震撼,为之泪目。

陆离将原本分为上下部的影片合成了一部,删掉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戏份,让剧情更加的紧凑。

同时,也让整部影片的剧情更加连贯,情感更加统一。

这个情感,从一开始开往抗美援朝战场的火车上,就开始酝酿。

然后到每一名七连战士牺牲的时候,彻底爆发出来。

影片中后段,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每一位英雄的壮烈牺牲。

平河、余从戎、梅生、伍千里为完成炸桥任务一一慷慨赴死,一次次让观众热泪盈眶。

正因为剧情连贯,情感统一,使得感情烘托、铺垫得到位,就让七连战士的无私忘我、英雄牺牲更有可信度,也更有无法替代的情感力量,也更加的震撼人心。

余从戎一句简简单单的“再见了,七连战士”以及平河舍身炸坦克,梅生叼着女儿的照片冲向敌人,伍千里的尸体燃烧着仍旧温暖弟弟……这些片段无一不让观众泪崩。

最终,第七穿插连成功的炸毁了水门桥,完成任务。

而相应的代价是惨重的,第七穿插连,除了伍万里之外,全部牺牲。

就像《士兵突击》里说的那样。

“钢七连建连至今五十七年,番号几经改变,一共有四千九百五十六人,其中一千一百零四人,为国捐躯!有的连,是因为某位战斗英雄而骄傲;有的连,因为出了将军而骄傲;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钢七连的士兵,必须记住那些在五十七年连史中牺牲的前辈!钢七连的士兵,是活在烈士的希望与荣誉之间的!”

影片的最后,是伍万里代表第七穿插连进行点名报数。

“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伍万里饱含热泪的报数。

在这一瞬间,所有人泪崩,为了阻止美军陆战一师的撤退,第七穿插连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宋时轮向伍万里递上锦旗,郑重敬礼。

随后,宋时轮望向山河,向葬身于此的烈士们深深鞠躬,身后所有士兵向抗美援朝的英雄们敬礼。

这一刻。

被邀请到现场观影的抗美援朝老兵们,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跟着郑重敬礼。

纵使岁月使他们的身躯不再像以前那么挺拔,目光不再像以前那么明亮,但是在这一刻,他们仍旧做出了最标准的军姿,饱含热泪的眼中绽放出光芒。

他们向影片中的烈士们敬礼,也向曾经自己的战友敬礼,无论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烈士,还是踏上那片战场的战士,他们都是英雄!

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今日龙国的辉煌,他们的功勋,永垂不朽!

就像那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说的那样。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