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昭看,两人都笑了。

“你看,”玉荣侧头望着她,眼里盛着光,“大家都在帮忙呢。”

秦昭重重点头,抬手推开木门:“走,进去再看看。等明日边民来了,咱们就正式开坊。”

阳光穿过门楣,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两人并肩往里走,脚步声落在青石板上,清脆又踏实。她们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会有更多人住进这里,会有孩子的笑声,会有织布机的声响,会有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

第84章 百年好合

婚期那日,范府的石榴花开得正艳,红得像燃着的小灯笼。玉荣的闺房里,脂粉香混着淡淡的熏香,暖融融的。

母亲沈兰芝坐在妆镜旁,手里捧着套赤金镶珠的头面,指尖轻轻拂过:“这是我当年的嫁妆,传给你。”祖母挨着她坐下,拉着玉荣的手,笑眼弯弯:“咱们荣儿,今天要当新娘子了。”

大姐玉苒正帮她理着嫁衣的褶皱,金线绣的凤凰在红绸上栩栩如生:“七王爷一早就在府外候着了,急得跟什么似的。”二姐玉芍捧着个锦盒进来,里面是对玉镯:“这是我和霍峥给你挑的,保你戴着手腕都发光。”三姐玉菱最是直接,塞给她个小布包:“里面是我新配的安神香,往后若是……咳咳,用得上。”

秦昭挤到她身边,一身绯红衣裙,比新娘还显精神:“安济坊的事你放心,我和玉菱盯着呢,保准等你回门时,孩子们都能背三字经了。”大嫂也笑着附和:“是啊,家里有我们,你只管安心嫁过去。”

正说着,府里请的王夫人到了她是京中出了名的有福气,膝下三儿两女,个个康健。王夫人握着桃木梳,笑着走到玉荣身后:“老规矩,我给咱们范家姑娘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桃木梳轻轻划过青丝,顺滑得像流淌的水。玉荣望着镜中的自己,嫁衣红得晃眼,发间的珠翠映着光,可心里最清晰的,还是当年在灯会上初见萧远山的模样。

“想什么呢?”秦昭碰了碰她的胳膊,“是不是紧张了?”

玉荣摇摇头,笑了:“没有,就是觉得……像做梦似的。”

“可不是做梦。”祖母拍了拍她的手背,“这都是你该得的福气。”

王夫人已梳好了头,将那支戈壁石兰草簪也簪在鬓边玉荣特意要戴的。“好了,新娘子真俊。”王夫人退开一步,满意地看着,“七王爷有福气,娶了这么个好姑娘。”

外面传来喜娘的唱喏声:“吉时到”

母亲替她盖上红盖头,指尖微微发颤:“到了那边,要好好的。”

“嗯。”玉荣应着,被喜娘扶起来,穿过簇拥的人群往外走。耳边是姐妹们的叮嘱,是祖母的笑声,是府外传来的喜乐声。

吉时一到,喜娘高唱请新娘上轿,玉荣被哥哥背着踩过红毡,在红盖头下看见母亲早让人铺了层厚厚的五谷杂粮,取五谷丰登、落地生根的好意头。

跨出二门时,祖父捧着个红布包递到她手里,里面是块温热的龙凤佩:“这是范家祖传的,你带着,往后无论到了哪,都别忘了自己是范家的女儿。”玉荣隔着盖头点头,指尖攥紧那玉佩,暖意从掌心漫开。

府门外,萧远山一身大红喜袍,骑着高头大马,见红盖头下的身影出来,翻身下马,亲自上前抱着她上轿,低声道:“别怕,我在。”声音透过盖头传来,稳得像山。

花轿是八抬大轿,朱漆描金,四角挂着鎏金铃铛,一走起来叮铃作响,清脆又喜庆。抬轿的轿夫都是精挑细选的,脚步稳当,生怕颠着了新娘。

而花轿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十里红妆。

打头的是十二抬嫁妆箱,里面是范府给的压箱底银和四季衣裳;跟着是八抬描金柜,装着玉荣的书册、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