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肉店的活儿多美。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包两顿食宿,给的工钱还比其他人家高。
但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家就只招三个人啊。
而且,就连他家周卫明也是临时帮忙的。
顾瑶:有没有可能,现在已经是长期的了。
张国秀微微拧眉:“瑶瑶,招那么多人哩?可算上咱一大家子了?娘和你爹,还有你娘家爹娘和弟弟哩。”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顾瑶却摇头:“娘,火锅店活不比卤肉店,是要服务于形形色色顾客的,故而,我决定这次要统一雇佣一批年轻人。”
张国秀肉眼所见的满脸失望:“瑶瑶这意思就是不带我们玩了呗?”
顾母也有些失望,但她开口说的却是:“亲家母,瑶瑶这是心疼咱这些长辈哩。”
顾瑶笑着点头:“所以,您四老就在家慢慢抠玉米粒吧,想如何偷懒就如何偷懒!”
别问,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长辈不好管理。
火锅店不同于卤肉店。
是要服务至上的。
但这能说吗?
所以她一刀切了。
打着孝敬长辈的名义,统一雇佣一批年轻人了。
所以说话是要讲技巧的,听她这般说,张国秀立刻笑着回道:“还是瑶瑶贴心,瑶瑶知道娘干不了服务人的活,就专留娘在家里抠玉米粒,瑶瑶放心,娘可不会偷懒,娘干农活带劲的哩。”
卤肉店的活也基本架空她和顾母二人了。
因为顾瑶说,她们二人是老板。
要把赚钱的机会多留给吴月和荷花二人,要保证她们二人每月做满二十三天。
这可把那俩小丫头高兴坏了。
而她和顾母二人则是被那句“老板”取悦了,心情竟也不孬哩。
架空就架空吧。
农民嘛,还是要以地为天的。
守着这满满的一堆玉米,她们就心里踏实。
里正也踏实。
顾瑶可是真能处。
他们家地里的玉米可是全归他们家自己哩。
额外多了这一季的粮食,明年一年的吃食都有了哩。
而且这还不止。
“里正伯,你们家三头明年也要上学了吧?要同时供养三个孩子读书,负担委实不轻,你们家年轻人若是没有安排,可都前去我的火锅店帮忙。
下工时间可能会晚一些,但每日包两顿食宿,车接车送,当然想住在镇上,咱们也是包住宿的,一日工钱是四十文。”
一听这话,里正顿时惊得张大了嘴巴。
什么?一日四十文钱?
那岂不就是一个月满工的话至少一两银子?
还包两顿食宿、车接车送,这是什么神仙美活?
他特想自私地点头答应,但他乃一村之里正,绝不能如此自私:“我家人太多了......这样不好吧......咱们长留村那么多年轻人......该给大家机会的......”
顾瑶不由在心里感叹里正的无私,这真的是个难得的好里正。
但她却摇头道:“里正伯无需顾忌,我也是先试营业,前面肯定是先紧着咱们关系好且为人踏实肯干的人的,后面都会排班的,银子要赚,但同时也要保证每个人都有足够休息时间的。”
当然,扩招这都是后话了。
很快便迎来了瑶台宴营业的日子。
所用全是复制的京城瑶台宴,只不过,火锅店后面跟了一个小3字。
当然,这就只有顾瑶知晓了。
代表着这已经是她的第三家瑶台宴火锅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