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沈姝忙着铺子上的事,李煊则是忙着处理周大人被杀一案。
期间,还让李煊头疼的是,就在那晚他将沈姝送回国公府,再到大理寺带人到怡红院捉拿那婢女的时候,那婢女已经吊死在房梁之上。
御书房,皇上龙颜震怒。
底下是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麻溜一排的跪着,皇上将玉案上的卷宗拿起,瞪着眼睛看着自己这三个成年了的儿子。
啪的一声,将卷宗摔在三皇子的脸上。
“你自己看看,自己府上的长使都干了些什么?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
三皇子忙将额头触地,“父皇息怒!是儿臣不查,才让那言行有亏的长使,卷入这命案之中!”
在绝对的事实面前,狡辩也没有多大意义,三皇子干脆将错误认下。
但也仅限于那长使言行有亏,不应该夜宿花楼。
旁边的大皇子则是低着头,一脸的惶恐样。
二皇子则是一直都是匍匐在地的跪着,还时不时的颤抖一样,好似害怕到了极致。
反正在父皇这里,他一直就是这样一个唯唯诺诺毫无担当的人设,也没什么不好。
在那颤抖的身子下,面朝地砖的脸上却是一脸沉静。
三天前,大皇子府,亥时三刻。
大皇子的暗卫来报:“启禀殿下,我们的人已经巧妙的将那脂粉的主人透露给锦衣卫指挥使,那牛指挥使为了能在圣上面前邀宠,已经带人往怡红院赶去。”
大皇子放下手中的书册,点了点头,才吩咐道:“事儿做的麻利一些,不要留下任何把柄。必要的时候,舍去暗桩,万不可牵连到我身上来。”
“是,殿下!”,暗卫领命出了大皇子府。
案桌前的大皇子神色晦暗不明,自己已经及冠几年,父皇一直没有要立太子的想法。
尽管追随自己的人,已经明里暗里提过多次,太子不立,国祚不稳,但父皇仍旧各种搪塞过去。
现在眼看贵妃与那承恩侯已经站在同一条船上,若是自己再不出手,败的只能是自己。
谁让自己得罪了那张贵妃!
随后就是怡红院的婢女受到酒后嫖客的调戏,一时间想不开,吊死在了房梁之上。
三天前的三皇子府上亥时,书房之中,三皇子看着插在柱子上的箭矢,看着上面的两个字出神。
上面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刘政”
刘政本就是大皇子的名讳,不知道此人到底指的所为何事?
正想的吃出神,就听到门外随从高喊:“殿下!殿下!不好了!”
三皇子刘琼打开书房的门,随从气喘吁吁的禀报道:“我们府上的长使被锦衣卫给带走了,说是涉嫌谋杀户部的周大人!”
刘政!
原来刚才的提醒是这么回事!
现在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这是要嫁祸于人。
不知道刚才提醒之人是敌是友,或是隐藏的得更深的人!
“快!到怡红院找到老鸨,让她彻查是谁最能接近如烟。就算是栽赃,也要栽到刘政头上。”
刘琼看着纸上的两字,下定决心,只有自己和那刘政都带上嫌疑,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也未尝不可,这样这一局才算是打了个平手。
回到到御书房。
皇上将上半部卷宗扔到李琼脸上后,耐着性子看了下半卷,看完之后额头突突直跳。
“一个小小的户部右槽郎中,就将朕的两个儿子牵扯其中,你倒是看看!”,皇上又毫不留情的将下半卷摔在了大皇子刘政的头上。
“父皇息怒!父皇息怒!”
大理寺的所有官员本就主要效忠皇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