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扶了扶头顶的帽子,惊魂未定,反应了一会儿才忙躬身点头,从御林军手中取来一把弓箭,恭敬地递给崇昭皇帝。
<br>
那弓箭少说也有六十斤重,但崇昭皇帝拉弓搭箭,一举一动,看似都不费吹灰之力,锋锐的箭镞已然对准了叛军从中的肃王。
<br>
一股冷冷的杀意自上方袭来。
<br>
霎时间,肃王几乎已经预感到某种危险,但已来不及了。
一根冷箭咻地划过长空,刺破雨幕,穿过万军从中,直接射穿肃王的肩膀!
冲力与疼痛都令肃王膝盖一软,狠狠地倒跌在地。
<br>
肃王受伤,惊慌失措的情绪在叛军中激荡开来,原本混乱的局面在瞬息之间就失了控。
<br>
赵昀找准时机,飞身闯入敌阵当中,一剑如游龙行空,掠过重重叠叠的乱影,落势时这一剑就已经刺入肃王的喉咙中。
<br>
血溅三尺,肃王双目瞪得好似要炸开,连哀嚎声都发不出了。
浓郁的血腥味在弥漫。
<br>
这遭变故一出,叛军中有人痛声大呼:“王爷!”
<br>
万泰带着武陵军的士兵将这些叛军团团包围住,他们手中的兵刃上都沾了血,高举起来,冲着叛军一声又一声雄浑地大吼起来。
<br>
叛军在这样的威吼声中逐渐溃散。
<br>
赵昀横剑下令,厉声道:“逆贼已伏诛,降者不杀!”
<br>
沉默着,僵持着,叛军终于有一个人率先丢下了兵器,当啷一声,重重地砸在地上,仿佛宣告着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残余的叛军也相继丢下了兵器。
<br>
天地间有狂风奔雨,似乎都将要收梢在赵昀的三尺长剑当中。
<br>
风雨逐渐平息。
<br>
万泰抱着头盔,快步冲到赵昀面前,行礼道:“都统。”
赵昀看到他就安心了,道:“小侯爷可真是及时雨,他还好么?”
万泰道:“侯爷正带着卫风临去了肃王府,清剿叛党余孽。”
<br>
“难为他了。”
赵昀似叹非叹,将剑收入鞘中。
万泰跟着赵昀登上玉阶,到御前复命,见着崇昭皇帝,万泰、赵昀跪地行礼。
“微臣赵昀救驾来迟,望皇上恕罪。”
<br>
崇昭皇帝亲自将赵昀扶起来,大笑道:“好小子,你立了大功,何罪之有?”
<br>
赵昀道:“臣在立州得知肃王与太师起事生变,情急救驾,于是假传圣旨,命正则侯调兵入京,这一切皆罪臣一人擅作主张,请皇上责罚。”
<br>
正则侯以裴家的忠名游说各方都城起兵入京,虽是为救驾而来,却难保风波过去以后,朝臣再翻旧账大做文章。
崇昭皇帝又是多疑多心、多思多虑之人,倘若真要追究起来,于正则侯府而言都将是灭顶之灾。
<br>
崇昭皇帝知道裴昱不是莽撞无知之人,此次多半是他与赵昀合谋共计,只不过赵昀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