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落泪,抱住了傅芍药,心肝肉儿地叫着,百般抚摩:“我可怜的儿啊,你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要吃这样的苦头,母亲恨不得代你去身受。”

傅之贺大为怜惜,上前去,一手一个,扶住杨氏和傅芍药,愧疚地道:“是我无能,护不住燕娘,我愧对你们母女两个。”

堂中奴仆皆不敢言语,眼观鼻,鼻观心,个个装作泥塑雕像。

傅棠梨沉默地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抱做一团,本来还要和傅之贺争辩几句话,突然间觉得意兴阑珊,什么也不想说了。

檀木案上点着香,紫铜盆里燃

????

着纸钱,白色的烟絮飘散开来,熏得人眼睛刺疼。斯人已逝,只留一个陈旧的木牌和一行冰冷的字。

傅棠梨对着亡母的灵位,深深地拜了一拜,转身走了出去。

傅方旭和韩子琛在书房中喝茶说话。

韩子琛文武双全,既能和傅方旭说一说沙场上对敌之道,也能聊两句今科春闱的策论考题,句句言之有物,自有见地,听得傅方旭频频点头。

傅方旭身为尚书令,平日官威深重,此刻对待韩子琛却和颜悦色,与其论及当今朝堂上下之势,推心置腹,言语谆谆。

两下越发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傅方旭叹道:“可恨我儿孙众多,却无一人能及子琛,西宁伯何幸也。”

“老太爷何必枉自菲薄。”韩子琛目光一闪,笑道,“傅家有表妹在,岂不胜过子琛百倍?”

傅方旭拍了拍韩子琛的肩膀,话中别有深意:“雀娘年轻不更事,日后还需子琛多多扶持。”

韩子琛应道:“自家兄妹,理应如此。”

正说话间,傅棠梨进来拜见祖父。

傅方旭今日格外和蔼,亲手扶起了孙女,温和地问她:“雀娘怎么眼睛有些红,可是为着你母亲的忌日而伤感?实在是个孝顺孩子。”

“是。”傅棠梨螓首低垂,恭谨地向祖父禀道,“孙女这些日子都在青华山的云麓观烧香祈福,求得观中道长为我抄了七七四十九遍太上救苦经,约定在今日供斋醮神,为外祖母和母亲度厄解难,此刻家中祭仪已毕,孙女拟即刻启程上山,特来告知祖父。”

傅方旭眉头微皱:“若要为先人祈福,去城中的元真宫就好,祖父也有几分薄面,可求得青阳真人为你诵经,今日下雪,天却冷,何必去那不知名的荒山野观。”

韩子琛温和地道:“今日虽是姑母忌日,却也是表妹生辰之日,祖母尝有言,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叫表妹不必一味愚孝,我拟效仿祖母旧年惯例,今夜在城中杏花春雨楼为表妹摆一场生辰宴,延请傅家诸位亲友,正与老太爷商议此事。”

傅棠梨微微一笑,柔声道:“话虽如此,但我既被圣上钦定为太子妃,言行更应谨慎,本朝以孝治天下,我怎能在今日做欢愉之态,只愿为先人素服持斋。再一说,元真宫香火鼎盛,仍在十丈软红中,不能显我诚心,深山道观,隔离尘世,陋室箪瓢,霜寒露重,方具天地自然之意,祈愿可达诸天神。”

韩子琛叹息:“表妹不必如此苛待自己。”

傅方旭却笑了起来,直白地道:“雀娘言之有理,圣上选你为太子妃,看重的就是你品性端方,远胜他人,如今你既有这番孝行,祖父找人替你宣扬一番,益增你美名,甚妙。”

傅棠梨目的既已达成,不再多说,行了个礼,慢慢地退了出去。

外面起了风,雪在半空中打着旋儿,一点一点地飘下,如同呜咽的声音,细听时,却又无了。

胭脂候在书房外,给傅棠梨披了一件藕灰缂丝银狐大氅,又撑了一把伞。

才走了没几步,听见韩子琛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