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陈记家具店的老板看中林青山头脑灵活腿脚勤快,收去店里做了个学徒,娘仨才终于吃上了饱饭。

一晃多年,龚氏鬓边添了许多白发,身形也佝偻起来,女儿已经长大;儿子林青山也成为了陈记店内得力的大师傅,日子总算好起来了。

儿媳妇金巧娘十九岁那年,前夫撑船去捕鱼,听说遇到了水匪丢了性命,被夫家亲族赶出家门,只好带着两岁的儿子进城讨生活。

母子俩衣食无着,在苏州城内找不到活,流落到林家租住的屋檐下避雨,龚氏见她可怜,起了恻隐之心,便将人收留。

谁知金巧娘勤快能干,不仅针黹女红不错,还做得一手好吃食,糟小鱼尤其做得好,味道令人惊艳。更会酿酒,竟是个漂亮能干的人儿。

那年林青山已经二十岁,龚氏也正愁自家儿子的亲事。

都是苦命人,谁也不嫌弃谁。

金巧娘在林家借住了一年,便带着前夫的儿子嫁给了踏实厚道的林青山。

婚后,金巧娘建议林青山拿出积蓄找船行定一只小船,她好做些吃食去卖。

林家母子多年攒钱就想在苏州城内置办一处房产,听到儿媳妇建议,思虑再三同意了,于是姑嫂婆媳齐心,竟将舟子上的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女儿林青枝跟着嫂子在船上卖小食,与一名漕帮小头目相识,对方喜她伶俐爱笑,遂成姻缘。

家境渐渐好起来之后,林青山夫妻俩便靠多年积蓄在葑门附近的横塘街芭蕉巷买了处小小的宅子,足够一家人生活。

美中不足的是金巧娘生完林白棠之后大出血,多年未再有孕,引为憾事。

林白棠出生之后,金巧娘气血亏损得厉害,奶水不足,她瘦弱的跟只小猫崽子似的,被龚氏一口一口用米糊跟外面买的羊乳喂大,怕孩子生病,便常揣在怀中,总算是安稳度过了寒冷的冬日。

林白棠自小跟着祖母睡,与祖母的感情极深,更受不了祖母被人欺辱,哪怕此人是父亲的亲生母亲也不行。

她忍耐再三,小小声安慰祖母:“阿婆,要是……要是我爹爹他……大不了我给你养老!”

龚氏失笑,却也觉得心中暖意融融,轻轻揉了一把小姑娘的头顶:“我家白棠赚钱了,是个有大本事的小娘子!”

去年九月初,金巧娘再次诊出有孕,家中婆母丈夫都担心不已,生怕她身子吃不消,便想让她停了家中卖酒食的小生意。

金巧娘舍不得家中这一项营生,还是林白棠再三央求祖母父亲:“我自小跟着娘跑船,不如就让娘在家歇歇,我去卖?”

林宝棠已是十三岁的少年郎,改姓跟着继父长大的他也进了陈记当学徒,见妹妹不停朝他使眼色求助,便开口帮腔:“……实在不行,我跟家具店请假,陪白棠去卖?”

林白棠对兄长的领悟力颇为不满她可没想过让兄长请假,只想让他支持自己。

家里大人原本都反对,但见她执意要出门,便只做些简单吃食让她去试试。

小姑娘有多大力气能撑得动舟子?

辛苦半日想来也该放弃了!

结果却令人大出意外,林白棠竟然数月未歇做了下来,连带着身高也跟抽条的树枝般长了不少,脱去了稚气,有了几分少女t?模样。

金巧娘的船上一年四季雷打不动的贩卖两种酒,菜花黄跟十月白。

菜花黄酿于菜花盛开的季节,酒色略黄;十月白则酿于十月,色如玉液,两者都清冽醇厚。随节季而卖的还有不能长期供应的桂花米酒。

吃食除了她的特色糟小鱼、焐酥豆、及各色粽子长期供应,还有随季节而供应的桂花糯米藕、米酒汤圆、熏鱼、新鲜的鱼羹、葱烤鲫鱼,或还有凉拌猪耳、拌芽豆、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