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她记不清了,就说这人长得比较高大,具体啥样她描述不来。”红灯路口,王臻停下车一摆手,“这女的稀里糊涂,又是坐台的,讲话颠三倒四,她说是个包工头,指不定人家到底啥工作,谁会对那种‘服务行业’讲真话?”

关尧皱起眉,不知在琢磨什么。

王臻接着道:“不过有一点很巧合,就是这个包工头刚打听完王新生的消息,没出两天儿,杨小薇的儿子就死了。”

关尧一下子明白了王臻的意思,他斟酌道:“如果能彻底确定王新生就是徐文,那这个试图通过杨小薇打听他的人”

“有很大概率就是易军。”红灯变绿,王臻重新发动了车子,他喟叹一声,说道,“所以,这两个人的你追我赶,其实早就开始了。”

“易军”是什么时候盯上的“何望”?此前,警方有诸多疑惑。

比如郁春明,就认为两人已相识很久,去年613大案前的见面,不过是“旧友”或是“仇敌”的一场再会。

但是监控录像记载了两人在楼梯间内的对话,能表明这一猜想的证据不多,因此猜想也只能是猜想。

不过现在,他们顺藤摸瓜找到了杨小薇,又顺着杨小薇进一步挖出了“何望”那成谜的私生活,发现了他隐姓埋名的数十年中,似乎到处都是“易军”的身影。

“你说,这个‘易军’到底会是谁呢?”王臻百思不得其解,“之前春明翻遍了你们二厂老职工的名单,也没从当中找到一个可疑分子。”

“没准儿不是二厂的。”关尧说道。

“不是二厂的?”王臻并不认同。

毕竟,在扎木儿这个小城,往上一辈,几乎都是幺零三林场下属木业二厂的老职工,就算不是直属单位的,也是子弟学校、附属医院的,更何况,能和钱国伟、徐文以及艾华这三个二厂子弟扯上关系的,除了二厂自己人,还能有谁?

“这两天在医院,我重新核实了一下924大火中失踪的那12个人,包括钱国伟他们仨在内,其中还有两位比较可疑,我已经托我们所的副所长舒文和王尊去走访调查了。”关尧一顿,“但我觉得能获得有用线索的希望不大。”

王臻没再接话,他已开着车拐下了绕城高速,天运冶金厂快到了。

“诶,昨天忘问你了,你们所的那个小孩,叫孟,孟啥来着的,找到了吗?”等驶入道路狭窄的城乡接合部,王臻扭头问道。

“叫孟长青,”关尧掐了掐眉心,回答,“没找到,但李小田他们在雪地上发现的那滩血迹昨天确认属于他了。”

王臻面色微凝,一时欲言又止。

从孟长青失踪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天,最佳搜救时间早已不再,金阿林山中又白雪皑皑,什么人能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四天?就算是小孟这样自小长在山里的孩子,也不可能有本领逃出生天,况且,目前已确认那滩血迹属于他了。

怕是凶多吉少,所有人的心里都抱着同样的念头。

“他是你徒弟?”王臻问道。

关尧点了点头。

“徒弟都不让人省心啊”王臻感慨。

“长青肯定还活着。”关尧却这样说。

王臻不是扫兴的人,他立刻接道:“对,那孩子机灵,肯定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