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出行,她才知道自己有多热爱脚下的土地,如果异乡人想使坏,红果一定会站在同乡一边,不知道那时候昌宗,站哪一边呢?

不过红果能确信,她站哪一边,昌宗就站哪一边。

绕道来了深圳,把老郑和点点放下来,点点一看不带他去,撇着嘴就要哭。

红果哄了好一会,试图和他讲清楚,这次去的地方未知,真不敢带他。

小不点似乎懂了,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不带他去,并不是不爱他的意思。

昌宗拎了一袋子的东西,有玩具、绘本、还有黄金打的小金锁,这小孩财迷,特别喜欢值钱的东西,又有的玩,马上转悲为喜。

时锦舟早就收拾好两包行李,生怕丢下他,早早过来汇合。

小郑说这趟可能要多住些时候,他带了一包吃住用的,还有一包钱,只要有钱有人的地方,就能买到东西。

昌宗再一次问他:“这一趟不一定平静,哪怕冒风险,你也要去吗?”

再危险,能有回家报仇惊险吗?再说小郑都去了,他不去得后悔死。

“宗哥,我不白去的,我带的钱,够买半车玉料回来,而且我写好遗嘱了,真有事,我的遗产就捐给希望小学,不便宜我家里人。”

红果觉得他说严重了,给大家鼓舞士气:“我们是去进货,立什么遗嘱?进不了货也没关系,就当游山玩水了。”

只要红果说话,昌宗是必答的,说道:“他夸张了,他们有钱人,是一早就把遗嘱立好的,不是为了这趟的事。”

老郑和点点不去,但曲莲是跟着的,一行有五个人,红果心想有曲莲和昌宗两个,这趟咋可能有波折?不会的。

车上没货,所以不需要留人看,晚上正常住宾馆,红果和昌宗一间,小郑和时锦舟一间,曲莲自己一间。

昌宗开车,红果负责看地图,小时候她爸爸,总喜欢指着地图,给她讲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红果一路走了很多村镇城市,每到一个地方,吃的都是当地的特色,现在是八六年了,只要是乡镇就有集市,挺热闹的,遇到大点儿的城市,市里面吃的玩的店铺很多,个体经济,确实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了。

越往南气候越暖和,到了云南省,已经不用穿棉袄了,昌宗找了个条件比较好的宾馆,让大家休息一天再走。

入住后,居然看到了比他们早半天到的虞海虞山姐弟两个。

红果和昌宗,都知道虞山的底细,他已经不是虞海的弟弟了,这死小子,这会连个眼神交流都没有,只低头跟他轮椅上的姐姐说话,陪着虞海专心晒太阳。

红果本来有点不理解虞山不和他们通信,现在看到虞海身边围着的好几个人,有司机、医护,可能是人多他不方便联系,红果就释然了。

红果这一行五个人住店,动静蛮大,虞海当没看到,正好红果也不想和她说话,看虞海坐上轮椅,发病来势汹汹,她是想通过这一趟出行,找到治病的办法吗?

那她真是想错了,她弟弟的病根本不是治好的。

开好房间,昌宗说和小郑小舟出去转转,买点吃的回来,红果留在房间睡午觉。

坐车的时候兴奋,一歇下来疲倦上来,她很快睡着了。

红果是被敲窗的声音惊醒的,抬头一看,虞山倒挂在窗外,正冲她笑,这家伙,个子这么高了,还敢爬窗,不怕外头的人看见?

红果连忙爬起来,开了窗户叫他进来,还左右看看,幸好这是后墙,是死胡同,没有人的。

再看墙上的挂钟,她才睡了二十分钟,也就是说,昌宗刚走,他瞅准机会,就过来说话了。

虞山说:“姜红果,你别怪我没提前打电话告诉你们,是虞海已经怀疑了,我身边除了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