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那些规矩赋税,到了这里,都被郑家的规矩和各种捐费取代。

老百姓只知道听谁的能过下去,就听谁的。

官老爷们怎么安排,又是怎么跟郑家协调的,或者干脆哪些就是郑家自己的人,哪些是识时务者接受了郑家的管派,他们没有心思去管。

只要有田种,有饭吃,老百姓就能过下去。至于头顶上是哪位老爷,对他们来说,有区别吗?

叶泠鸢也是开了眼界。

接下来的旅途再没有出什么意外,游龙号顺利抵达襄阳城外码头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

叶泠鸢走下游龙号的踏板,卫家两姐妹跟在她身后,亦步亦趋。

这两天,卫家两姐妹终于克服了恐惧,主动来请叶泠鸢帮忙,陪她们到郑家去一趟。

理由是她们跟卫家某位老夫人有亲戚关系,以前林卫氏就计划到了襄阳,先来拜访这位郑家的老夫人,然后再返回卫家的老家。

可是现在林卫氏已经去世,她们两个年纪又小,不敢独自返乡,只能向这位老夫人求助了。

本来就有这种意图的叶泠鸢当然没有拒绝。

两个船上的水手帮忙把姐妹两个的行李抬到了码头上,立刻就有力夫上前招揽,却被叶泠鸢挥手拒绝。

叶泠鸢伸手点了点边上徘徊的几个半大小子:“你们去帮我叫一辆好点的马车来。”

卫家姐妹紧紧地挨着叶泠鸢站着,看起来有些紧张。

几个半大小子倒是懂些规矩,没敢盯着她们看,听全了叶泠鸢的要求之后,立刻就撒丫子往边上跑了出去。

没过多久,一辆八九成新的马车就驶了过来。

叶泠鸢丢给为首的小子一把铜钱,看着几个半大小子笑嘻嘻地跑到一边分钱,伸手示意卫家姐妹上车。

车夫倒是个面向憨厚的汉子,上来把两个箱子放在了车厢后面,用绳子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