甥远去。

心中却觉不对。

谢临的说辞不对。

那女童,乌发雪肤,粉雕玉琢,眉眼深刻而精致,哪里是江南一带的稚女形容,分明是鲜卑女子的模样。

何况,她脖子上还挂着王上当年送给王妃的赤绳子……此物原是他所置办,再熟悉不过,不会认错的。

心中缓缓升起一个可能,十九深吸一口气,转首同青霜道:“兹事体大,得尽快回去,禀报给王上才是。”

第 124 章 第 124 章

大约是七日后,两人回到了洛阳。看書喇

时至孟夏,洛阳城阳光明媚,时和气清。魏王府正院里的那株桐树开了花,每一朵都如鼓满了的风帆,沁着昨夜宿雨。偶有鸟雀飞过,珍珠乱洒,银雪斜横。

密报此事的书信早于三日前到了斛律骁手里,十九和青霜风尘仆仆地跨进院门时,他才起了身,只着了一件单薄寝衣,于窗下书案前批阅廷尉卿今晨所奏。

书案旁设了青瓷香薰,中燃沉香,是很清透的沉水,对面的多宝格上则置放着那盏嫦娥奔月的走马灯,陈设一如旧时,就仿佛当年的赠灯之人从未离去。

“殿下。”

二人进来,屈身行礼。

“回来了?”

斛律骁神情冷淡,凤眸微低,看不出是喜是怒。

他手底下正压着那封羽书。薄薄的一页纸,皱褶颇起,显然已经翻看了数次。十九在他案前跪下,深深呼吸一口,答:“属下有要事想禀报给殿下。”

即虽羽书里已提前说过,但他仍是原原本本将事情又复述了一遍。斛律骁脸上还是没什么神情,只冷言问:“确信没有看错?”

“是。”十九仰头答道,“那女童脖上坠着的正是王上昔年所赠,又唤谢使君为舅,想来错不了。”

“何况,属下看那孩子,眉眼间也有几分与殿下相似……但谢使君却言是临海沈家的孩子……”

跪在他身旁的青霜不禁微蹙了蹙眉,那小孩子顶多四五岁的年纪,哪里就看得出与主上相似了,不过是鲜卑人里常见的高鼻罢了。

沈家……

袅袅升起的香雾之后,斛律骁眉头微挑,忆起三年前自临海郡传回的消息来,唇边泛出一丝冷笑:“原来如此。”

不过是瞒天过海、金蝉脱壳罢了。

当年,临海的探子来报,言临海郡守的少公子从回京途中带回一个守寡的妇人,因信中称妇人已有女儿,加之认为她不会回到沈家这般显眼的地方,彼时他并未在意。

如今看来,当年的「女儿」极有可能只是她的障眼法,她在他眼皮子底下骗了他,安安稳稳地在临海生活了三年,江南江北,唯他一人思之如狂。

最初的喜悦褪去,他心间腾起淡淡的被欺骗的恼怒来,十九面色坚毅:“王上可要再派人去临海彻查?”

“不必了。”斛律骁神色阴沉,胸间郁气充塞,实是闷得慌。

她那般厌恶他,宁愿死也要离开他,他又巴巴地凑上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