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韵婉虽然不知道具体出发时间,她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这些。

苏老太点了点头,又继续问:“许尚书夫妻应该不能让你婆婆继续留在麦禾村生活了吧?”

“是的,这一次,咱们全家都搬去京城。”

听了孙女的回答,苏老太眼中流露出了不舍:“全家都去京城,家里这些作坊怎么办?”

苏老太现在非常满足眼下这种生活,可以说,这段时间是她这辈子过得最舒心的时候,还真是舍不得。

这一点,苏韵婉早就想好了:“奶,作坊也是可以搬走的。

咱们到了京城,这些营生一样可以做下去,而且还可以做得更大一些。”

原本,苏韵婉是想着将这些作坊交给老宅的人帮忙打理的,可收到何项北的信以后,她就改变主意了。

何项北两次写信都提到过何项银与何项钱,说自己经常会抽空教他们一些本领。

不出意外的话,何项北也会找机会让这兄弟俩立功。

如果何项银与何项钱立了功,必然会被提拔,至少也是百夫长或者千夫长的职务,也可能是更高的职务。

如此一来,等到战事结束,这兄弟俩也会继续留在军中,为国家效命,他们能继续回到麦禾村生活的几率几乎为零。

苏韵婉更是觉得,很大可能,何项银与何项钱也会去京城发展,毕竟还有何项北这层关系在。

何家三个男丁留在京城发展,必然会想着将老宅的人都接过去一起生活。

所以,苏韵婉觉得,作坊请老宅的人帮忙打理,也不会长久,甚至还会因此阻碍老宅那些人去京城生活的脚步。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作坊直接搬去京城。

苏韵婉已经将榨油的方法交给了朝廷,这就预示着,榨油生意她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的价值。

豆腐的制作方法,她早早就卖给了付恒信,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发展到全国各地,对于苏韵婉来说,已经不是独家的生意。

更何况,京城那边消费水平要比麦禾村周边高上很多,到时候做豆腐赚的钱就不够看了。

因此,豆油和豆腐的生意,到了京城那边,苏韵婉都不打算继续做了。

酱油一直以来利润都很高,到了京城那边可以扩大作坊的规模。

还有何月月那里制作成衣的生意,到京城以后,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发展成一定规模。

除此之外,苏韵婉脑子里还有很多赚钱的方法,待稳定以后慢慢发展即可。

总之,她已经打定了主意,麦禾村这边的作坊,该关的关,该搬的就搬。

苏老太见孙女心中已经有了成算,就开口问起了其他。

“那雪娟他们几个,要怎么办?”

苏韵婉知道,奶奶询问家里买来那三个孩子,主要惦记的就是苏庆阳,毕竟苏庆阳是她的亲孙子。

这也是人之常情,苏老太和苏铁柱基本不怎么走动,关系和陌生人差不多。

虽然自己和老人家有感情,可毕竟是她捡来的孩子。

这样一来,苏庆阳就成了苏老太唯一一个有血缘关系,且还存在感情的亲人。

而且自从苏庆阳被自己买下以后,耳濡目染下,已经逐渐改掉了以往那些陋习。

苏老太又时常教导他走正途,如今在这孩子身上,已经看不到以往的影子。

想到这些,苏韵婉直接从空间取出苏庆阳的卖身契。

“奶,这是庆阳的卖身契,就交给你了,你随时都可以撕毁,到时候,庆阳就再不是奴籍。”

苏老太没想到,孙女会这么直接。

她没有矫情:“既然如此,这卖身契奶就先收着,庆阳毕竟年纪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