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吃了饭,抱着希望猛亲了几口,简单喂了些母乳之后换上外出的衣服,坐上专属的保姆车,一路来到了向日葵基地的画廊中。

画廊的门口竖了一个精致的匾额,上面写着【希望画廊】四个字。

金属的质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口的花坛里种满了各式植物,哪怕是在这样的深冬腊月,也依旧能看到花坛里面裹胁的几许绿意。

这是一个三层的小洋楼,是整个向日葵基地最好的一片区域。

入门就是一个整洁大方的前台,一楼和二楼做了许多开放的展示位,墙面是中性低调的浅灰色,聚光灯一一排列在天花板上,时刻准备着为展示的画作打上专属的灯光。三楼做了办公室、画室、带双人床的休息室和一个较为开阔的会客区,几乎所有的生活功能都集中在了顶楼上。

装修的施工团队是孟乔鸢介绍的,她自己的两套房子全部都是这个团队的作品。

他们擅长这种冷漠商务的风格,将所有的装修细节都尽可能地低调再低调。

毕竟画廊里面最重要的是即将展出的画作,装修只是为了衬托画作,而不是喧宾夺主。

姜早进门后,主理人热情地走了过来,带着姜早一步步参观现场。

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每天都来,大量的金钱砸进去,她也害怕装修团队糊弄了事。

可能是网络冲浪的后遗症,好像装修的时候不踩坑、不被坑几次就好像没有装修过一样。

可是当她在主理人的带领下,拿着图纸一一核对细节之后,不由得发出一种无比真挚的感叹有钱,可以规避掉生活中99%的鸡毛蒜皮。

生孩子是这样,装修也是这样。

原来装修是可以完全按照图纸进行,各个细节精准到小数点的。原来哪怕没有主人家时刻盯梢,项目也可以以完美的姿态呈现的。

这样的服务是跨越着阶级的,就算是已经成为了豪门少夫人的现在,她也依旧觉得不太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