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没有人愿意为赵王殿下赔命。

拥护三皇子的人不敢再说话了。

“赵王殿下命格轻,压不住贵重的身份,你们非要册立赵王殿下为储君,你们是何居心啊,是想谋害赵王殿下吗?”反对的人质问拥护三皇子的人说,“两年前,皇上册封三皇子为赵王时,皇太后就说过三皇子太过年幼,很有可能压不住亲王的身份,结果呢,正如皇太后所预料的那样。”

“皇上不急着立太子的原因,就是因为众皇子还太过年幼,担心他们压不住储君的身份,你们倒好,一个个急着立太子。”

“你们非要立赵王殿下为太子殿下也行,册立之前,你们签下生死状。如果赵王殿下被册立为太子后出事,你们都得负责,你们敢签吗?”

拥护三皇子的大臣们当然不敢签。

一时间,拥护三皇子的大臣们不敢再开口。

英国公更不敢在这个时候说话。

景隆帝看了看低头不语的英国公,又看了看事不关己的两位苏太傅,接着又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其他大臣。

“两位太傅,你们觉得呢?”

两位苏太傅走出列,先向景隆帝行了礼,随即语气恭敬地说道:“全凭皇上做主。”

“不管皇上立谁为太子,臣等都没有异议。”

景隆帝听到两位苏太傅这么说,在心里冷笑了两声,朕信你们个鬼!

“两年前,朕就说过众皇子太过年幼,暂时不适合册立太子。如今,朕还是这句话。等众皇子再长大一些,再商议立皇子一事。”

“皇上英明。”

“皇上仁慈。”

“还有事情上奏吗?”景隆帝问道。

底下的大臣没有人出列上奏事情。

崔东山见状,甩了下手中的拂尘,高声地喊道:“退朝!”

大臣们恭送景隆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景隆帝离开后,太常寺卿毫不客气地嘲讽英国公道:“英国公,你急着让赵王殿下被立为太子,你就不怕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英国公目光冰冷地看向太常寺卿,“裴大人,你这是在诅咒赵王殿下?”

“你少血口喷人了,明明是你们居心叵测,想要害死赵王殿下。”太常寺卿冷笑道,“我可不敢诅咒赵王殿下,是你们包藏祸心。”

“英国公,赵王殿下如今能平安无事,多亏了太后娘娘赏赐的十八籽。”宣武将军府的人说道,“如果赵王殿下被册立为太子殿下,没有了太后娘娘的福气帮助,你觉得赵王殿下还能平安无事吗?”

“赵王殿下连亲王的身份都承受不住,竟然妄想储君的身份。”

“英国公,不是皇子就能做储君的,要先看看有没有这个命。”

英国公被不少大臣讥讽了一番,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没有了太后娘娘的福气帮助,赵王殿下……”某个大臣摇了摇头,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楚王殿下毒入骨髓,但却因为跟在太后娘娘的身边,楚王殿下的身子才变得好转,这是因为沾了太后娘娘的福气。”

“两位苏太傅,我说的对不对?”

英国公冷哼一声,甩袖离开了。

英国公府的世子摇了摇头,随后去追他爹。

看着英国公父子离开的背影,不少大臣面露鄙夷。

齐王殿下被他们英国公害得残废没多久,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提立赵王殿下为太子,也不怕害死赵王殿下。

倒是有不少人觉得可以立赵王殿下为太子,正好让他们亲眼目睹一下赵王殿下成为太子后能活多久。

“刚才就该赞成册立赵王殿下为太子。”不少大臣后悔了,不然他们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