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唤莺儿的少女当即对着阿梅福身施礼,垂着眸拘谨道:“莺儿见过安夫人。”

阿梅眨眨眼,就听崔夫人解释:“这是我的小女儿,名叫崔莺。”

阿梅点点头,眉眼微弯:“原来是崔尚书的千金,果然是亭亭玉立秀外慧中。”

此话一出,小姑娘当即小脸爆红,整个人看上去更加腼腆害羞起来!

阿梅微微挑眉,就听崔夫人低低一笑:“安夫人谬赞了,我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这孩子就是个腼腆性子,听不得夸奖,莫说在外头,在家里也是这般胆小木讷,怕生,这不我和她爹就想着带她出来,多见见人经经事,这性子兴许就活络了。”

阿梅先是认同的点点头,又道:“多见见人经经事自然是好的。”

阿梅说着转头对着一旁的婢女道:“快给莺儿姑娘取个凳子过来。”

很快婢女便又搬过来一个凳子。

崔莺站在崔夫人身后不好意思坐,还是崔夫人催促道:“既然安夫人让坐,你就坐下吧。”

崔莺这才规规矩矩坐下来,小声开口,仿若蚊声:

“谢谢安夫人。”

阿梅一直觉得自己从前就挺不善交际,性格内向胆小的,后来同夫君成亲后相处久了经的事多了更重要的是夫君对自己宠爱有加,这才越来越随性大胆起来,可乍看到如此内敛的姑娘家,还是忍不住多注意了几眼。

她问崔夫人:“莺儿姑娘多大了?”

“刚满十六。”

阿梅又问:“可是许了人家了?”

阿梅这么问是有原因的,自打年前安生替天巡狩前往边疆以来,阿梅便开始在京中官眷圈子里走动,经历的场合多了,也便知道那官员子女们,尤其是女孩子,一早便定亲说亲的不在少数,就拿她上次去的那个二品大员家嫡女的婚礼来说,那个小姑娘便是十二岁便定了亲,等十五岁及笄礼一过,便被夫家迎娶走了。

崔夫人闻言面色一僵,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最后叹息一声:“不瞒安夫人说,我家莺儿自幼便定亲了,只是前段时间刚被退婚了。”

崔夫人话一出口,一旁的崔莺便垂了下了小脸,让人看不清表情,可没由的就觉得可怜。

阿梅惊讶的睁大眼睛,她自然是好奇的,可也不好意思多问:“啊,这……”

阿梅想了想,最后她道:“这倒也不一定是个坏事,只能说男方家没福气。”

此言一出,崔夫人眸子当即一僵,就连一旁的崔莺也抬起头呆呆定定的望向阿梅。

阿梅低咳了一声,对着母女俩神情认真道:“这莺儿姑娘我是第一次见,知之甚少,可乍见她虽然内向腼腆,却能看出来是个不惹事的姑娘,再说崔大人与崔夫人,我曾听过我夫君对崔大人的评价,在我认知里,崔大人绝对当得上一个好官清官,再加上崔夫人你当初能为了舅父一家奔走,可见品性高洁,父母当且如此,那女儿还能差了?”

“这般看来,我说男方家没福气你们可觉得我说的不对么?”

阿梅说的是事实,也没有夸大,崔夫人听到耳中当即感动的落了泪。

她当即取了巾帕拭了拭眼角,发自内心对阿梅感激道:“对,怎么不对!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亏了安夫人一席话,我这心中竟一下子舒坦了不少,莺儿,你觉得呢?”

小姑娘还是愣愣的张着嘴巴,似乎有些震惊,好一会儿才眨眨眼睛,她转头看了眼娘亲,又看向阿梅。

突然,小姑娘重重点头,声音也大了一些:“对,是他们没福气,莺儿谢谢安夫人。”

崔夫人眼神当即便亮了,她感激的看向阿梅:“安夫人真是有大智慧的人,怪不得安大人这般爱重安夫人。”

阿梅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