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订单陆陆续续的谈判,秦蓁之前用半个月搞定的事情愣是被他拖延了两个半月。

好在,最终还是谈成了。

海芯的EDA软件同样以价格战的方式,打赢了美国的软件服务商,成功撬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

甚至于,海芯还销售到了韩国。

尽管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

但谁都不会嫌挣的钱多,谁都想要花少钱办好事。

韩国本身也在发展EDA软件,但因为起步晚一直进展有限。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山寨美国的那些软件产品,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海芯。

倒不是海芯开放源代码,只不过海芯在专利保护方面力度不够,倒是给了他们机会。

秦蓁也不在意,毕竟市场上太多的山寨软件,她想要维持海芯的技术,那最需要的是研究团队不断将技术革新、功能升级。

山寨是抓不完的。

何况,她也需要抢占美国市场。

在这件事上,熊猫的死让海芯有更多的机会。

早前占据了市场的美国软件服务商并没有给中国EDA软件发展多少眼神,直到十一月份例行的续约合同发去后却并没有收到回复,傲慢的代理人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然而为时已晚。

想要再打价格战?

可合同已经签订了,总不能毁约吧?

毁约是要赔偿违约金的。

傲慢的美国服务商对前顾客放话,“你们会为自己的贪图小便宜付出代价的。”

什么样的代价?

之前因为贪图小便宜和美国服务商合作,结果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付出更多的钱来购买这些软件服务。

现在海芯国内外都开花,甚至还销售到了欧美的一些大学里,这意味着市场上不再是美国EDA软件一家独大。

他们不用担心美国的服务商动不动涨价,将合同视为废纸一张。

至于海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谁都说不好。

可正如同海芯的销售员说的那样,“不管你们用不用我们的产品都会被美国人涨价,倘若使用海芯,给了海芯足够的支持,让海芯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起码还能给自己一个使用便宜软件服务的机会,不是吗?”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在赌,赌海芯的未来。

更多的情况,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正如同当年在价格战中选择美国的软件服务抛弃熊猫一样。

这次也只是历史重演罢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美国服务商是被抛弃的那位。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阴雨天,嘤嘤嘤,大周末的太适合睡觉了

第186章 从芯开始26

过去一年对秦蓁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年景。

团队进一步壮大, 地主家有了余粮。

年前,秦蓁给大家伙提前放假,折腾出了十天的假期。

不过她回去的稍微晚了些。

骆新蕊和章程达又去天津那边谈合同, 等把这个订单谈妥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下午了。

第二天一大早, 秦蓁和骆新蕊去火车站,她们要回家过年。

过去一年对骆新蕊来说更是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这个在工厂拿了十年工龄的人从不知道, 原来自己的特长从来不是手脚麻利。

“年后我和章程达还要再跑几家, 他们放假时间短, 我估摸着初四我就得出去。”

秦蓁看着容光焕发的人,“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咱们的软件用着好, 他们当然是求着咱们来谈合同,倒也不用这么上赶着。”

“一张一弛生意之道,不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