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杏说阿娘和孟氏怀着身孕时,长月庵的女尼曾来过侯府。而长姐亦是在去过长月庵之后便怀上了身孕。
这长月庵是京中许多贵妇人和贵女常去的祈福圣地,香火比起观音庙来说丝毫不差。
长月庵与琼璃班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手指头轻轻敲击著桌面,宋意欢对那长月庵越发感到好奇起来,决定寻个时间亲自到长月庵探一探。不过在那之前,她需得将自己所得到的线索告知姬陵川。
次日,宋意欢用过早膳后就带着飞雪和春杏出了门。
宋意欢先是去了绣坊,买足了丝线和布匹,随后又转道去了西市的酉阳书肆。
宋意欢时隔近四个月才重新出现在书肆,可把盛老板给激动坏了。
“柔姑娘,你可算是来了!我正愁找不到你人呢!”
宋意欢这几日心情极好,含笑问道:“这是怎么了,盛老板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倒不是难处,是你之前抄写的那个什么《阳山杂记》,近来在京都城极受欢迎。前些时日咱们的陛下不是率军前往邢州秋猎么?我就顺势宣扬了一波,没想到这书竟卖得这样好。”
“不过一日,你抄写的那些书册就全都卖掉了,我本想着再找几个佣书把书续上,哪想他们抄写的速度慢不说,字迹并不如你的洒脱,我看着都皱眉头,又哪能拿出来毁了灵机先生的名号?”
盛老板的话逗笑了宋意欢。
“这几个月啊,我是愁得饭都吃不下了呀,幸好你来了!”盛老板笑着说道,“如何,你可还打算再继续抄写那灵机先生的《阳山杂记》?”
宋意欢道:“那是自然的,我敬仰灵机先生,能为他抄书,是我的荣幸。”
盛老板说著,给宋意欢结算了之前卖掉的那些书册的抽成,如此一看,竟有二十两之多,让宋意欢大为惊讶。
“对了,这是之前那人给你写的回信,前几日他派人送来的。还有一百斤红螺碳,也是他特地嘱咐了要给你的,说是让你抄书不冻手。”
盛老板说著,又取出了密封好的信,还有用好几个麻布袋捆好的红螺碳。
宋意欢看着那红螺碳,顿时愣在那里。
她与姬陵川早已相互坦诚当年在国子监破庙外结识的事,她今日只是来酉阳书肆转一转,看看《阳山杂记》售卖的情况。
她确实没想到,姬陵川回到京都后不仅给她写了回信,还给她留下了那么多的炭火。
常人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其实他知道她回到定安侯府之后最缺的是什么。有这一百斤红螺碳,这个冬季,她在定安侯府可以过得安稳又舒服,也不必去看侯府人的脸色。
姬陵川送的这一百斤红螺碳送到了宋意欢心里,她只觉得一颗心满满胀胀的,充斥着一种让她也说不清的感觉,让她下意识握紧了手,将那封回信紧紧攥在手中。
一百斤红螺碳因为数量众多,宋意欢和飞雪一下子也拿不完,盛老板便自告奋勇说要替她送回去。
宋意欢想了想,拒绝了盛老板的好意,决定将一部分红螺碳先暂存在酉阳书肆,只取了二十斤,让飞雪拿着,随后才离开书肆。
随后宋意欢哪里也没有去,而是直接回了定安侯府。
回到清荷苑,点起宋意欢带回来的红螺碳,春杏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还朝宋意欢道:
“没想到那书肆老板这样好心,竟还给小姐送碳火。这世上啊,终究还是好人多,有了这些碳,小姐就不怕会在侯府里挨冻挨饿了。”
春杏并不知道那些碳火都是姬陵川准备的,宋意欢也不打算点明,她只是笑了笑,打发了春杏,随后便取出了那封信,展开来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