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得早,他们姐弟彼此之间从无隔阂,互为依偎地长大,感情极深。
羲灵听着这话,眼下忽涌起一片热意。
“不用你去挣什么军功,就这样已经很好了。”羲灵去握他的手腕,“阿凌,其实我有一件事也想告诉你。”
凌道:“何事?”
羲灵说到一半又止住了,担心弟弟性子沉不住气,摇了摇头不愿说,然而凌何其了解她,知道她必定纠结何事。
在凌反复追问下,羲灵轻声:“阿凌,我欲与太子退婚。”
凌沉默了一刻问道:“阿姊想怎么退?”
羲灵道:“你便不问我为何想退?”
少年摇摇头,神色认真笃定:“你既是想退,必定是有你自己的缘故。是景恒那边做了何事对不起你?”
羲灵心下有暖流流过:“这正是我想请你帮我的。你手下有些人手,调查起来也更为方便。你帮我盯着他,若是他与那女子私会或有什么证据,便来告诉我。”
“他竟这般对你?”
羲灵柔声道:“你沉住气,不要打草惊蛇。”
凌侧首看着一旁,下巴呈紧绷之状,转过脸来,眼中神色坚定:“好,阿姊且放心。”
羲灵微松了一口气,“对了,还有一事,谢灵玉那也请你帮我盯一盯,若有什么反常之举,立刻来告诉我。”
若说前一个请求还在情理之中,这一要求便令凌有些琢磨不透了。
“阿姊为何要知晓谢灵玉的异样之举?”
羲灵哪里能与他解释那么多,“叫你盯着便是了,自有我的道理。”
凌眼中狐疑不减。
羲灵不再搭理他,策马驰出林子。
旷野风摇叶动,长风吹起少女裙边的一角,在风中飞扬。
此刻高台之上,楚王后正陪同晋国使臣说话。从这里往下望去,可将草场一览无余。
晋使的声音忽然停住,王后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但见草场之上,美人策马出林,红裙白马,衣袂飘飞,身后浓郁的晚霞做了背景,金光漫射在她身上,其人恰如一朵灿烂盛开的夜海棠。
在逐渐晦暗的天光中,晋使望着那道身影直至不见:“敢问王后殿下,方才策马而走的那位,是大王膝下的第几位公主?”
王后道:“并非公主,实乃太子妃,一个月后便要嫁入宫中了。”
“观其气度还以为是公主……倒是可惜了。”晋使喃喃说道。
楚王后:“使者方才说何话?”
晋使回神笑道:“方才某与王后谈到,那和亲的人选,王后可有定夺了?”
楚王后面色为难:“晋楚两国百年来止战结盟,邦交友好,而自太后嫁来楚国,这上一桩联婚也已过去四十余载。大王与本后自是愿结两国之好。只是那和亲人选,请使者容本后与大王再考虑考虑。”
晋使摇摇头:“并非在下有意催促,实在是赶得急,待到太后寿玉之后,我等便欲启程回晋国了,届时,我们大王希望公主与我等一同回去。”
王后笑道:“自然。”
近来楚王后为此事忙得焦头烂额
楚王膝下虽有不少公主,大都已经出嫁,或者年纪尚小。如今唯一适龄的,便只有王后那亲生的弋阳公主。
可王后素来疼惜这个女儿,又如何舍得叫其去往那迢迢千里外的晋国去?
且孤身去国,怕是此后母子二人都再无见面机会。
是以这些时日,王后一直在想更好的对策。
晋使道:“弋阳公主不愿和亲,看王后的意思是,想从楚国宗室另选一贵女?”
楚国六卿往上数十几代,实则都与王室出自一家。从中选一个贵族女儿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