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时她未满85岁,还需要监护人,那一百万奖金到不了自己口袋。为了不让舅舅继续吸她的血,她只好继续读高中。

学校董事看在她隔三差五拿大奖的份上,继续养了她两年,高考后也兑现了奖励一百万的承诺。

她拿到钱立刻请律师保护自己,还报了武术班学习防身技能,以应对舅舅一家的撒泼打滚。

然后她读了两年大学,就修够学分拿到毕业证。期间,她投资的产业回报颇丰。毕业后,她携巨款回家乡创办学校……

总的来说,上一世,她活得短暂却绚烂。

宋颜知道,她能从泥潭爬上云端,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天分和努力,还离不开惜才爱才的社会,以及雪中送炭的贵人。

李昭宴没有生在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没有看过海晏河清、万象升平的盛世,常遇落井下石之人,常见趁火打劫之事。自然不如她那般心如花木,向阳生长。

对于社会环境,宋颜目前无法改变。但她可以成为李昭宴的“贵人”,助他金榜题名。

当然,若李昭宴高中状元,入朝为官,对她开办学堂也大有裨益。

没错,她要在强权至上的封建时代

椿日

,继续她的教育事业,用知识改变底层男女的命运。

“死到临头,还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李昭宴冷笑。

一个只知“俏郎君”的肤浅女子,谈什么金榜题名?

恐怕连这四个字,都是奸夫说与她听的吧?

宋颜自信一笑,“科考十三经,我全都会背,你可以随便考我。”

十三经,是科考必考书籍,也是她前世参加“超级大脑”这个节目前,熟背的内容之一。

“呵,口出狂言。”李昭宴嗤笑一声,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多少人寒窗苦读,尚无法熟记四书五经,这女人倒好,夸下海口说能背十三经。

要知道,十三经中,四书五经较为常见,另外四本典籍则重金难求,一般藏于世家大族。

可除了童生试只需四书五经,往上的科考必考十三经,此外还涉及诗赋策论等。

世家大族为打压寒门子弟,囤积了大量科考用书,只留少数基础书籍流通于市。

市面上的书籍价格昂贵,种类不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寒门子弟即便散尽家财去购书钻研,也无法全面备考。

而他是寒门中的寒门,天赋异禀又如何,徒增烦忧罢了。

不甘当个农家子,无缘成为状元郎……

李昭宴浑身散发着阴郁之气,本该意气风发的年纪,却透着抑郁不得志的悲凉。此时恰逢乌云遮月,大地笼罩在黑暗中。

宋颜看不清李昭宴的表情,但也能感受到他的低气压,赶忙道,“要不我背公羊传吧?这是十三经中存世最少的典籍。”

这话说完,不仅李昭宴,连宋颜自己也十分诧异。

原主一个胸无点墨的女子,怎么知道这么多科考常识?

虽然在原主的记忆里,她没有读过书,但对朝堂风云,百姓民生,科考政策之类的信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不必。我考你简单些的,免得说我为难弱女子。”

李昭宴面上一副坦然,淡淡开口,“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此句出自何处?”

“中庸第一章。”

宋颜扬了扬下巴,带着点卖弄的意味,“中庸全文三千多字,总共才三十三章,简单得很,要不要全背给你听?”

“不必。”李昭宴立刻拒绝,语气有些冷硬和……别扭?

宋颜以为李昭宴不信,又道,“要不,你随便考我一章?”

“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