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堂的孩子们便冲过来将她团团围住。因义塾这日不用干活,故而孩子们都分外盼望她来。

管事陈妈见了畹君笑着打趣:“谢姑娘今儿怎么穿这样好看?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吧?”

畹君脸上浮起红云,嗔道:“妈妈真是的,怎么好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这些话?”

陈妈摇头笑道:“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年纪到了,本就该多作考虑嘛。我看谢姑娘知书达理,又是官家千金,至少也得是个秀才举人方配得上你。”

畹君苦笑一声没有接话。

其实自她及笄以来,便有许多人上门说亲,其中不乏人品样貌俱佳的青年才俊。

只是母亲嫌人家清贫,要给她找个富贵门庭;又恐怕委屈畹君,还要求人家身上有功名。

这般一来,满足条件的人家反而嫌她早年丧父、又没有兄弟帮衬。

一来二去,她的婚事倒耽搁了下来。

畹君没母亲要求那么多,她就想嫁个家世简单、年纪相当的秀才,到时陪着夫君一路科考,以后当个进士娘子官太太,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陈妈见她不欲多谈,便让她领着孩子们进屋读书去了。

因为一个月只开一次义塾,所以她将教书的内容压得极满,只在用午饭时停下来歇了两刻钟。

慈育堂的孩子都是孤儿,因此更为懂事乖巧,纵有几个不爱认字的孩子,也非常安静守纪地听她开蒙。

畹君讲得口干舌燥,便让他们自行练习写字,自己忙里偷闲倒了杯茶喝。

这时外头响起一阵骏马的嘶鸣,畹君心中好奇,端着茶杯踱到窗边往外望去,见是两个红衣官兵在跟陈妈说话。

她不由轻皱眉头。

她们这样的安分良民是极少见到官兵的,要是出现了官兵,那必然是出了不好的事。

她寻了空出去问陈妈:“方才那两个官爷来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