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打闹,陛下点评说是两个将才,显然也并不想把皇位传给他们。

只李贵妃的三皇子赵麟,一生下来就备受瞩目,不仅长得眉清目秀,而且才思敏捷,又有李贵妃这么个地位显赫的母妃。按理,应当是皇储的最佳人选。

可是如今麟儿都十岁了,陛下却一点也没有要立储的意思,让人不得不怀疑圣上另有安排。

若陛下再有了别的儿子,免不了又是一番比评。

这是李贵妃的一块儿心病。

“话虽如此,但我们做妃子的,要恪守本分,不可妄议国事。”李贵妃仍有些顾虑,思付道,“这样吧,本宫写信给家父和兄长,让内阁和六科廊上书谏言,希望能够溯本清源,劝得陛下以国事为重。”

“如此甚好,贵妃娘娘真乃吾辈楷模。咱们也都给家中传信,保证李阁老能一呼百应。”

第3章 第3章 至于这么急色么?

“娘娘肯定是让人坑了。”

姜宝瓷把手中的木柴“啪”地一下折成两截,抿着嘴断然道。

王嬷嬷哑然:“为何这么说?”

“好端端的,陛下爱宠幸谁就宠幸谁呗,贵妃娘娘犯得着吃这一缸干醋?不过一个异域舞娘,长相和中原女子不同,陛下一时新鲜罢了,哪里就能威胁到贵妃和三皇子的地位。这不是狗戴嚼子胡勒么!那些妃嫔,跟商量好了似的,一窝蜂的来撺掇娘娘出头,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王嬷嬷为人体面,听姜宝瓷说的混话实在粗鄙,入不得耳,但又觉得骂得解气,怔怔盯着她问道:“依你看,是谁要害咱们娘娘?”

姜宝瓷摇摇头,事发突然,她像被人兜头浇了盆冷水,整个人如坠云雾,走路都打飘,到现在只来得及哀叹富贵过眼如云烟,哪能想到幕后黑手是哪个。

但能说动整个后宫的,左不过就那么几位,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王嬷嬷,你接着说。”

王嬷嬷点点头,继续道:“贵妃娘娘也是一时热血上头,当晚就派人递了书信到李府。”

吏科给事中李澈拿着信同父亲一商量,给李贵妃回信道:为臣子者,君上德行有毁,理应忠言直谏。便是贵妃娘娘不传书信,臣等也已拟好折子,只等明日朝堂上奏明圣上。

第二日是八月廿九,也就是今天,陛下依旧没有上朝。

大梁律法,每逢三、六、九朝会,这已经是隆安帝第四次没去了。

文武百官在殿中干杵了半日,不见人来,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堆儿交头接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