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楠他们松了口气,不过知府大人和郭大人还没能轻松下来,他们又一人一个县的,到其他县去督办谷种推行工作了。
七月底的时候,京城朱府的人来昌隆粮铺买腐竹和咸鸭蛋。
这次朱府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晚了一个月,按照之前说的,他们该在六月的时候就来。
殷裴楠他们也没问,反正按照合约上的价格办事,给他们准备好要求的量就行。
这次来的不是朱凡山,换了个人,据他说是朱府大总管的儿子。
殷裴楠他们心知肚明,肯定是因为朱凡山还卧病在床没好。
不过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个朱府大总管的儿子居然对他们很是客气,没有丝毫之前朱凡山那种臭架子,对他们很是礼貌,脸上都是笑容,用语也都很客气。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殷裴楠他们对朱府已经没什么好感,也不愿多跟朱府的人多牵扯,就公事公办,没跟这个大总管的儿子多热情,只希望他早点办完事赶紧走人。
那人估计也是看出来了,也并没有多留,完成交易后第二天就拉着货走了。
又过了一个来月,九月上旬的时候,殷裴楠他们终于知道那个大总管的儿子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客气了。
这天,他们接到了来自宫里的封赏,还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太监小公公亲自带着人来传的旨。
因为殷裴楠他们救了皇后和六皇子,还协助皇后抓捕了刺客,还有他们在水稻新品种以及其他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新农具改良上作出的杰出贡献,皇帝一并封赏了。
特封殷裴楠为一等忠勇子爵,正一品,享朝廷俸禄,赏良田两百亩,其他封赏若干。其夫郎左安封为一品诰命夫郎。
特封季月柏为一等勇毅男爵,正二品,享朝廷俸禄,赏良田百亩,其他封赏若干。
殷裴楠、季月柏和左安均享有折子直达天听的特权,用以向皇帝反映民情,以及汇报农作物发展状况。
皇帝还特给昌隆粮铺亲笔题字“天下第一粮铺”。
另外,对于当日暴雨驾马车的王叔,还有南坡村给皇后看病的大夫,以及照顾了皇后和六皇子的赵秀娥文逸他们一家人,也都各有封赏。
而刘尚直大人和郭毅大人,也都有封赏,同时夏收谷种推广任务的完成,也在他们的政绩里记了大大的一笔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