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山里捡到了一群狼吃剩下的野猪骨头架子。将猪骨头的架子带回家之后,直接炖在锅上煮了,一家人也吃得特别的开心。
还有人在深山的一个小水坑里,发现了很多小鱼小虾,还有小螃蟹。他们用背篓装了,全都带回家。
……这一段时间,几乎总能听见谁谁谁在山上又发现了什么,又到县里卖了不少的钱。搞得一个个的每天早上只要一睁开眼睛,都只想往山里头钻。
陈飞燕家这段时间,捡了10多斤的野苹果,七八斤的野枣,石榴捡了三个,酸的掉牙的山楂捡了20多斤。
陈飞燕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就突然在自己住的房里,跟身边的陈毅轩说了。
“娃儿爹,村里的那个谭木匠今天给我托了个信,说咱们请他打的那些木头样式都已经做好了,问咱们什么时候去拿。”
陈毅轩听了,站起身,“我现在就去。”
陈飞燕赶紧拉住了他。
“孩儿爹,别急呀!我……我寻思着,咱们把你大哥大嫂都叫过来,我们一起把纺织机做出来。”
陈毅轩听到这话,突然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媳妇儿,你是想把这制作织布机的手艺都告诉他们吗?”
陈飞燕郑重的点了个头。
“咱们大嫂家以前就是开绣坊的,她应该是这里头的行家,只要她用心琢磨,我改造出来的那个织布机,她很快就能琢磨出门道来。我现在教他们,也不过是做个顺手人情罢了。”
第73章 村里人喜事连连
今年风调雨顺,种的粮大丰收。去山上采摘野果子,每天家家户户都不空手。
这村里头的人只要有了钱,就会想方设法的给自己的儿子,去别的村里头找个老婆。
这不,离陈飞燕家只有100多米距离的一户人家,这几天的时间里,就要去村外接亲,还想在村里办酒席。
生活在这样的农村里,绝大多数的村民们都特别看重自家的面子。
儿子有没有找老婆,找的老婆是个什么样子的?家里拿出多少的彩礼钱,有没有办酒席?儿媳妇的陪嫁又是多少?家里的孙子生了几个了?孩子们有没有在县城里头找到事儿?
……这些都是村民们经常拿到嘴边说的事。
他们就爱比较。
知道陈飞燕家里比以前富裕了,养鸡养鸭养鹅,还养猪了,这户户主叫大柱的人家,就在这一天的下午,悄悄的走进了陈飞燕家。
这一男一女一开口,就说自家想要买头猪,到时候好办场有荤有素,体体面面的酒席。
然而他们开的价,却远远低于了陈飞燕的预期。
“二两银子一头猪?不行,这个真不行!”
“我这几头猪精心喂养,都已经长到了150斤左右了。我家再养一段时间养到850斤,这拿到县城里头都能卖四五两多呢!”
大柱还有他媳妇儿听了,脸色有些不好。
他们本能的觉得,陈毅轩这么一个大老爷们都没开口说话呢,她一个女人就这样大大咧咧的拒绝他们,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那个,栓子,你真的不好好考虑考虑吗?我们家现在就愿意给现钱的。”
陈毅轩摇了摇头。
给现钱他也不干。他又不是头猪,哪里也算不出这本账来。
无端亏掉二三两银子,他家又不是家里钱多的花不完!
然而,陈大柱这会儿是铁了心的想让他答应这事。
于是,他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起了大腿,卖起了可怜。
“栓子啊!你就当你大柱叔求你了!”
“咱家的大儿子今年都30多岁快40岁了!这一次好不容易娶到媳妇,这村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