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银子打底。一户农民家庭至少不吃不喝攒三年。
这种感觉又像是现代社会一些富裕家庭,把自家孩子送进师资力量雄厚的私立学校或者国际双语学校一样。刚入学的建校费,得大几十万。
而好多底层的普普通通家庭,根本就掏不出这笔钱。
明白过来自己丈夫小时候能读书,还一口气读到了十多岁,是有多幸运,陈飞燕就深深看了自己几个儿子一眼。
老大老二老三身体都不好。一个聋,一个哑,还有一个又聋又哑。
他们这辈子能娶个老婆,能有个孩子,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事了。
至于能改善家庭条件的孩子,只有可能是老四老五老六。
老四老五是双胞胎。
年纪越大,他们长得越来越不像。
陈飞燕一度怀疑,他们俩是异卵双胞胎。
这两孩子自从吃饱了饭,营养跟上来后,长得越来越壮实了。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以后这个家还得让他们俩挑起大梁。
趁着陈毅轩还活着,她非逼着他们多读书。
……
陈毅轩见陈飞燕盯着孩子们看,他突然说道:“媳妇儿,我打算接抄书的活了。”
“我那弟弟今天帮我牵了线,还在书店掌柜面前替我做了担保,我帮他们店里抄书,就能获得一定的报酬。”
陈飞燕听到抄书有报酬,她一双眼睛顿时就亮了。
“抄一本书,报酬有多少?孩儿爹,我这样的,能抄书么?”
陈毅轩听了笑了笑:“媳妇儿,这抄书也不是个简单的活。一本书能得到多少报酬,也得看篇章字数来。”
“比如说,抄一本三字经百家姓,报酬就是十文钱。抄四书五经中的任何一本,都是三十文。抄书在我看来,好处多多。莘莘学子们抄书时,一是挣到了钱,二是温故而知新,三是练了字,四是锻炼了居家养气的功夫。”
“不过,那掌柜的说了,抄书时不能出现错别字,不能有涂改,字体风格也必须一致。否则都不算钱。”
陈飞燕听了这话,就歇了帮他抄书的心思。
她那毛笔字写的不漂亮。
完全没有陈毅轩写出来的那种潇洒风流的感觉。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完全没有那种气势和风骨。正楷字很正楷,太方正了。没有世人所追求的那种美感。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她一直都在按照陈毅轩写的字,一点一滴的学习。她在仿照他的笔迹。
陈毅轩见陈飞燕一副被打击到的样子,他就开口安慰她道:“媳妇儿,熟能生巧,以后我抄写的多了,写字的速度肯定会更加快一些。”
“到时候,我一天之内兴许就抄完了一本书呢。”
“一天一本书,十文钱,甚至是三十文钱。一个月下来,至少能三百文,甚至更多。”
陈飞燕听到他这样说,突然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孩儿爹,咱们这里难道就没有印刷术么?”
“我还不信了,印刷出来的书会比抄写的要贵……”
第200章 量变引起质变
陈毅轩笑了笑:“媳妇儿,这个问题我也有思考过。”
“但是你想,书店里的书很多是绝版书。都是经过那些读书人,一点点考据后,一点点重新装起来的。这样的藏书不可能被人重新拆开后,重新打版……”
陈飞燕抬起手,道:“行了,我明白了。孩儿爹,你不用说了。时候不早了,你赶紧的休息休息,明天咱们一家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陈飞燕说完又开始去烧水了。
自从她大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大儿媳妇的身体好像就一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