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轩也不想打仗,也不想跟边境的那些人起纠纷。
然而,很多事情避无可避。
因为边境两边的人都想活下去。
一想到这,陈毅轩突然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沉默地看着自己的媳妇儿。
“媳妇儿,既然老天爷提醒了你,那咱们家还是要早点做好准备吧!”
陈飞燕见自己的丈夫想的这么开,突然就瞪大了眼睛,惊讶道:“咱们家应该怎么做准备啊?”
“今年咱们打的粮食比较多,要不,我每天给你们加饭加菜,让家里的人都吃饱,身体都壮实一点,到时候上战场了才有劲?”
陈毅轩犹豫了一下,就点了点头。
“媳妇儿,你这样想也对。吃不饱饭的人,上了战场后,肯定会最先被杀死的……”
陈飞燕不知不觉间,就想起了自己在历史书上面,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每次打仗,战场都是绞肉机。很多士兵就那样稀里糊涂的丢了命。
沉默间,陈飞燕的脑海里突然就蹦出来了一句她曾经读过的诗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归梦里人。”
第155章 多方面拉关系
虽然说是要做好准备,可陈飞燕也是头一次遇见这种事。她心慌慌后,决定今年冬天去她娘家那里过冬。
不过,去娘家之前,她还得让自己丈夫去他亲姨妈那里走一趟。
陈毅轩听了她的安排,带着家里两只肥鸭还有几十斤白菜、韭黄、腌萝卜,跟自己已经人高马大的前三个儿子一起,去了县城。
这次陈毅轩背着那么多东西拜访,他姨妈,也就是张老爷的姨太太,这会儿又叫自己身边的丫头把他和他几个儿子都接到了三院的正房来。
大家伙相互见了礼后,陈毅轩就主动跟他姨妈说起了情况。
说是今年夏天得了个风收,家里总算是能缓过气来。心里挂念自己亲姨妈,他就想过来看看她。
她姨妈倒是把他看成自己的娘家人。
从过年后他给自己拜过一次年,大半年没见,她发觉自己这娘家人身上总算是长了些肉了。
她自认自己没帮他多少,如今见他生活有了起色,她也替他感到高兴。
问明他近日情况后,她照例叫人给他二两银子,还有她衣柜里存着的那些旧衣服。
陈毅轩忙不迭磕头谢恩时,他姨妈赶紧走下来将他一把扶起。
“你这孩子,又不是过年过节的,你行这么大礼干什么?”
陈毅轩一脸真切道:“姨妈,您是我亲长辈。又对我这么好。小辈给您磕头,那是天经地义!”
他姨妈见他长得人高马大,又如此憨实心肠,她便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这孩子这些年里,可真不容易。”
“待会儿我儿会过来,你们表兄弟俩见见。”
说起自己亲儿子,她顿时就打开了话匣子。两只眼睛里头都泛着光。写满了自豪。
说起来,陈毅轩这位姨妈确实是母以子贵。
她生养的儿子,如今才满二十一岁,就已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秀才。
据他学堂师傅说,他聪慧过人,文思敏捷,再读几年,以后定能考上举人。
在他们这个秀山县,这几百年里,考上进士举人的学子屈指可数。
就连考上秀才功名的学子,也就将将写满一个榜。
秀山县跟文风鼎盛的江浙一带比不得。
那里自一千三百多年前开科举,就已经出了将近两百位状元、榜眼、探花了。至于进士、同进士、举人、秀才啥的,数不胜数。
然而,就陈毅轩姨妈的儿子年纪轻轻取得的成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