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得力见老婆打完了,他赶紧走过来,给她递了一碗温茶。

“媳妇儿,累了吧?来来来,喝口水,你上炕休息休息!”

把媳妇儿扶到炕上后,他就当着她的面,给孩子喂温热的米粥汤吃。

一般来说,乡下的妇女在家吃的都是最差的。生了孩子后,营养跟不上,没奶喂给孩子。家里人就帮着煮米糊糊,麦糊糊。再一勺一勺的喂给小娃吃。

见自己怀里的闺女胃口很好。一小半碗的米汤就喝完了,陈得力就高兴起来。

“媳妇儿,咱闺女真懂事呢!”

……

陈大柱这边的日子越发热闹,陈飞燕家里更是热闹的不得了。

为了把口粮问题解决,陈飞燕每次都用人生模拟器疯狂模拟。

就跟刷经验一样。

她每次刷完,就没再选择第二项。而是围着第一项种田经验选。

很快,种田经验就被她刷到了80(初窥门径)。

有了这些专业的种田知识,陈飞燕就在家突然宣布了一件事。

她们家从今天开始,他们家在河岸边上开挖好的淤泥里,种高粱!

而且,必须用她琢磨出来的新办法种高粱!

第119章 都想着怎么挣钱

这种高粱嘛,其实还是门大学问。

首先要选好种子。

播种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留苗的密度要适中,还要注意防治蚜虫。

通过前面连续好多次刷出来的经验,陈飞燕已经知道,高粱播种的深度,大概就是三到五厘米。苗与苗的密度是25厘米左右。

且,种高粱之前还要晒种,提高发芽率。

陈飞燕现在想种高粱,也是深思熟虑了的。

高粱根系发达,吸水,吸肥力强,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所以它在低洼易涝地块或是瘠薄干旱的盐碱地块种植,完全可行。产量也很高。

想到高粱的生长期也就100天到120天,陈飞燕就开始扒拉着手指头,开始算着什么时候能收粮。

现在已经五月初了。再过三个多月,也就是七月底八月初,家里才能收高粱。

还要自家佃的二十亩旱地,都种了黄豆。自家的两亩良田,都种了小麦。

家里要干的活实在是太多了。

陈飞燕在屋前屋后收了几筐子的黄瓜、苦瓜空心菜、丝瓜、豇豆,她就又去做饭去了。

家里两个成年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天天给家里做苦力活的劳动力做饭,也是一项大工程。

做一家人吃的饭看着不累,实际上很累。

陈飞燕得说句实话,蔬菜啥的,也就糊弄糊弄肚子。那些干重体力活的人,需要的是真正的蛋白质和高能量的油。

想到这都快要五月份了,可以种芝麻了,陈飞燕就忍不住问了自己身边的丈夫。

“相公,咱家今年能不能种上几亩芝麻啊?”

“种芝麻?你想吃芝麻油了?”

陈飞燕见他懂自己,嘴角含笑着点头。

“咱这地方种一亩芝麻,现在只能收100斤左右。按往年经验来看,三斤左右的芝麻能榨出一斤的芝麻油出来。咱家今年要是偷偷种三亩,咱能收三百斤芝麻。也就是说,能榨出一百斤油出来。”

得知种三亩,能榨出一百斤油,陈飞燕就赶紧问道:“咱家开荒地还剩多少亩地没种上庄稼?”

陈毅轩掰着手指头盘算:“水有点的那七亩地,我开了垄,全种了苎麻。”

“其余一下雨就被水淹,一出太阳就露头的地,有十亩,我种了高粱。还剩下八亩地,可以种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