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道:“这三个月牙的弧度和下方微收的手法,与当日酒楼里那个标记,几乎一模一样,不作第二人想。”

“所以,这个刺客与当日酒楼中的凶手,必有关联而且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阿南断言,又微皱眉头问他,“这么说,绮霞是因此被带走的?”

朱聿恒摇头道:“应该不是。此事我尚未告知任何人,你是第一个知道的。”

这么说,她力压所有衙门,成为他第一个赶来商量的人了。

阿南朝他一笑:“那我可得好好帮你一把,咱们争取从这里挖点‘山河社稷图’的线索来。”

“这案子未必与‘山河社稷图’有关,但与关大先生必有关系甚至还可因此确定,目前发生的这两桩命案,与青莲宗有关系。”朱聿恒指着工图册上的胭脂痕迹,道,“毕竟,这是同为青莲宗的关大先生当年留下的印记。”

“这印记……”阿南比照着工图上的方位,抬头看向头顶。台顶由石梁构建而成,八根巨大的汉白玉梁延伸向中间,攒出端整金顶,悬挂着一盏三十六支巨大琉璃灯。

阿南手中流光射出,勾住石梁后一个翻身,跃上了台顶正中。

灯台中尚有油迹,她掏出手中火折,点燃了中间的灯芯。

灯芯的火迅速向外扩张延伸,三十六支灯盏中火苗齐齐亮起,覆照在高台之上。

周围水汽氤氲,琉璃灯罩上蒙着散碎水珠。朦胧灯光映着水光,周围波光粼粼,如同仙境绝景。

朱聿恒仰头望着上方的阿南,她笼罩在这虚幻又迷离的光彩中,朝他微微而笑,抬手指向地上:“阿言,你看。”

朱聿恒顺着她的手看向高台的地面,只见三十六盏灯光汇聚成明灿的一片光团,覆照在他们脚下。

在光团的正中,是灯影形成的巨大淡青色莲花影,与工图上那朵用胭脂涂成的标记一模一样。因为阿南的手刚刚在点灯时碰触了灯罩,此时那朵巨大的青莲正也随着灯影晃动,在朱聿恒的脚下恍惚移动。

原来,关大先生并不用实物来描绘青莲,而是通过精确布置琉璃罩上的灯光,用光影营造出了一朵青莲。

周围瀑布溅起水珠,如无数光点在他们周身乱跳。她在光中,他在影中,两人站在莲花影中上下遥望,恍然如梦。

她看见幽微的光照进他的双眸之中,他凝视着她,眼底有种比灯光更为熠熠的光彩落定在她的身上,一瞬不瞬。

穿过世间万物,这一刹那,他的眼中似乎只有她的存在。

阿南心口突地一跳,有些别扭地扭开头,把目光转回灯上。

随即,她发现了一些怪异的端倪,抬手抚灯思索片刻后,低头对朱聿恒道:“阿言,你把工图册上那朵胭脂莲花刮掉看看。”

图册上由陈年胭脂绘成的青莲,正盖在灯盏类目中,上方是琉璃盏的样式,中间是胭脂青莲,下方标注着三十六字样。

六十年前的胭脂早已灰黄干脆,很方便就刮掉了。他们立即看到印记下方显露出了墨迹,原来这胭脂是用来覆盖之前的字迹的。